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93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教育   16999篇
科学研究   2699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906篇
综合类   907篇
文化理论   130篇
信息传播   4363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57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943篇
  2014年   2387篇
  2013年   1904篇
  2012年   2246篇
  2011年   2340篇
  2010年   1860篇
  2009年   1878篇
  2008年   2631篇
  2007年   1962篇
  2006年   1165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638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短跑是人体极限能力的表现,随着现代技术向体育的渗透,短跑技术也随之演变,现代短跑技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大、快、前摆”的技术动作上,作为教师应了解这些结构特点,才能更合理、有效的指导教学,为学生适应现代短跑技术的掌握和成绩提高起到积极作用,下面笔者比较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100米跑运用不同教法,手段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2.
乳酸阈训练对蹼泳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个体乳酸阈对18名青少年蹼泳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进行了8周实验研究,纵向观察有氧训练、无氧训练、有氧无氧混合训练三种方式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方式在个体乳酸阈强度训练下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指标均具良好的生理效应,但从有氧耐力所获训练效果显示,有氧无氧混合训练方式最优。  相似文献   
153.
教练员指导运动员训练过程要采用很多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本文通过训练体会、举例、阐述了训练或比赛中鼓励射手的作用和方法,从而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54.
敖连春 《垂钓》2002,2(9):67-67
传统和饵法讲究蒸、烫。按我个人的理解,蒸烫过的饵适用于杂鱼池和打大窝钓大鱼。它的缺点就是雾化性差,诱鱼效果不是很好。通过我这几年来的实践,得出一条经验:和饵一律用凉水。我经常使用的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5.
王明燕 《山东体育科技》2002,24(4):53-53,45
以山东体院97级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卫生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 问卷调查,并对实验成绩及实验课题测试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指出针对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发挥教与学的潜力,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6.
1、冬泳是否指冬天里游泳?答:这样理解不够全面。我国辐员辽阔,地跨寒、温、亚热三带。秋末初春时节亚热带“温暖如春”时,寒带还是“冰天雪地”。冬泳一般是指头年秋末至来年初春在江、河、湖、海,露天泳池水中游泳的称谓。室内游泳也能健身,但效果不如在大自然中的低温水里好。  相似文献   
157.
新闻报道怎样才能写出新意?这是摆在新闻记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情,记者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不同的报道模式,这些模式指导着记者的写作方法,并影响着记者分析事物的思维方式。从受众一方来说,同样报道模式的新闻读多了,自然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那么,新闻报道怎样写出新意呢?一、跳出事情本身之外。新闻报道切忌就事论事。因为就事论事,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事实,写出的报道就像一个模子制出来的,大同小异,很难有新意。苏轼有两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似文献   
158.
灾难新闻的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曼有句名言:“即使写街上发生的一起火灾,也要像写诗那样精雕细刻。”从审美层面来观照灾难新闻,不是颠倒美丑、粉饰美化,而是传者以正确的审美观来报道新闻。“新闻传播的内容应具有审美价值,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传者与受者的共识。”①如果传者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健全的审美理想,他就会以独特的视角去报道灾难新闻,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灾难新闻包括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两方面的报道。由于灾难具有破坏性、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又由于灾难新闻的报道的政策性极强,又受历史传统和传统新闻报道理念…  相似文献   
159.
浅谈受众心理与传播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纯 《新闻知识》2002,(6):27-28
任何传播活动尤其是大众传播活动都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传播者总是期望自己的传播行为能够达到预期的意图或目标,产生良好的效果.然而,事情并不总是随着传播者的意图而发展,传播效果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许多传播者意想不到的结果,这里所谓的“传播效果”通常具有双重含义。狭义上,它是指带有说服动机的  相似文献   
160.
我们在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和“5·31”讲话时,重温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指示、教诲,倍感亲切。同时、一种神圣感、责任感、使命感,驱使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守好阵地,尽职尽责,把优秀作品源源不断地奉献给人民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