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姜方 《初中生辅导》2010,(34):25-26
读后感是既有“读”又有“感”的一种议论文体,内容多为一事一议。同学们要走出写作读后感“误区”,做到少走弯路,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六忌”:  相似文献   
42.
书籍既然是良师益友,我们就应该在书籍那里有所得,就应该和书籍倾吐心里话,把自己读书后最真实的收获、体会、感悟讲出来,写下来。如果用你的心与书经常进行对话,长此下去,你就会在"朋友"的帮助下获益匪浅。我们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启迪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是读后感读后感是读者与书进行对话的最好方式,而读懂文章是写好读  相似文献   
43.
读后感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意义在于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思维等语文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书本走向生活,完全脱离了"读死书"、"死读书"的狭隘境界,使"感"源于书本、融入生活,又高于生活。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某本书、某篇文章或警句格言的感受或体会。我在作文训练中一贯坚持"引"、"议"、"联"、"结"的指导思路。一、"引"即引出"感受点"。文章的开头不要拐弯抹角,要迅速入题,只需几句话简述与自己感受有关的原文内容,以便引出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44.
郭雁 《中国编辑》2007,(4):78-80
出版业的兴衰,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见证着思想、文化、经济的嬗变。国运盛,则出版兴,这是一个屡被验证的真理。如今走进各地气势恢弘的书城,二十多万种琳部满目的图书和多媒体出版物令人目不暇接。回想三十多年前是什么情景?爱书人大有不堪回首话当年之慨。1970年时,全国出书品种只有4889种,期刊只剩下21种。如此状况,想找本书太难了。  相似文献   
45.
感动是什么?感动是一个小天使,把爱散向人间,温暖人的心灵;感动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包含在里面;感动是一个催泪弹,让多少英雄落泪,让多少浪子回头……感动就在那一瞬间,悄  相似文献   
46.
47.
邹林 《学语文》2004,(11):28-29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在《宝玉挨打》中鲜明地表现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忧”,更是堪称一绝。宝玉挨打之后。第一个去探伤的是薛宝钗。她手里托着药丸。进门就对宝玉的丫鬟交代了药丸的用法。单从这点看,宝钗的细心周到、体贴入微便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48.
今天,我读了一篇名为《烈火烧不尽的坚强》的文章,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叫蔡振国。3岁时,他被一场大火烧得双腿蜷缩,无法站立;颔颈粘连,抬不起头;右肘屈曲,成直角;面部几乎没有完整的五官……但坚强的蔡振国并没有向噩运屈服,他用了整整5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硬是把蜷缩的双腿拉开。  相似文献   
49.
吴翼鉴 《体育学刊》2007,14(4):17-18
认为《20世纪最后十年中国体育改革回顾——伍绍祖同志采访记》中的“党和政府办体育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全民族的身体素质”、“体委只抓金牌,不抓体质是本末倒置”的观点切近中国体育现状。中国体育的行政机构要进行重大改革,管理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竞技体育)的行政机构必须分开。增强体质单靠体育部门不行,必须要有教育、卫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50.
李红霞 《学语文》2004,(11):26-27
初读《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就被它灵活的笔法,丰富的内涵所打动,文章以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向我们着重介绍了“重复与变化”对艺术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