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教育   1115篇
科学研究   796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1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地理教育》2001,(1):16-16
  相似文献   
42.
跨国公司是世界先进技术的主要发明者及供应来源,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其技术转移.这种技术转让行为对东道国会带来外部经济,即技术溢出.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及所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是东道国获取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它将对东道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作为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都市农业于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洲及美、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通过系统整理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文献,对都市农业的内涵、功能、特征进行了概念上的描述。定义都市农业为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及农村文化,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空间的大农业。对于都市农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利用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对都市农业的产业带区位选择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同时对我国都市农业的产生及发展和都市农业的布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湖南铜山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远景调查”是中国地调局2008年批准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工作区位于东西向南岭钨锡成矿带中段,包括铜山岭地区水市幅G49E016016、蚣坝幅G49E016015、上江圩幅G49E016014、寿雁幅G49E015014四个图幅,面积1650km2。投入经费1165万元,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开发局418队(以下简称该队),主要完成人员有曾永红、康如华、胡绪云、李福顺、秦志伟、何立斌等。  相似文献   
4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也越来越普遍,主要投资形式是设立在华的全资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实现研发本地化。由此产生的科技成果,大多数是可以申请专利的。然而,中国法律对本地发明申请专利及其转让有限制,特别是对那些高新科技领域的专利技术,限制更多。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对外商在华的研发成果申请专利的各项规定和一般做法,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6.
该文从分析大兴区产业结构和空间格局入手,依据区位理论和系统模型方法,将区位因素定量化建立区位优势度模型(包括经济吸引度模型和空间聚集度模型)和区位适宜度模型.通过模型输出结果,对大兴区小城镇体系的区位状况划分区位优势度等级;通过分析其区位适宜状况,判断其区位适应度类型.结果表明:提出的分析模型是合理的;区位优势度等级体系和区位适宜度类型体系较好说明了小城镇实际问题.因此,区位模型可以对其区位优势和适宜程度定量评价,分析小城镇体系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小城镇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发展定位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47.
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升级过程,与产业的全球空间疆域变迁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体现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推动下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化。在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战略、不同地理区位能力构型之间协同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升级潜力取决于特定集群能否顺应产业竞争生态及空间疆域的持续变迁,实现自身区位能力构型的提升与转换。以新加坡HDD产业集群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一演化过程及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48.
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对于其提升国际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特性2个角度入手,分析跨国公司内部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网络节点的转移动机和吸收能力这4个因素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构建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和基于多主体的仿真模型;借助Net Logo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并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上述4个因素对跨国公司内部网络知识转移影响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得出结论并提针对正在实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中国跨国公司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9.
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全方位流动。中国是吸引跨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根据这一情况,阐述了跨国公司的特征及其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和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跨国公司R&D国际化趋势及其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的 R &D活动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在此 ,分析了跨国公司R&D国际化的必然性、新趋势 ,并提出如何使中国跨国公司 R&D活动国际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