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73篇
科学研究   5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童蒙之时,我们曾安足端坐,背直肩平,在一字一帖的认真临摹间,在一撇一捺的稚气笔触下,感受汉字之美;思念之时,我们曾舒展信笺,落下文字,在一言一句的淡淡诉说间,在一笔一画的慢慢沉淀中,流淌感情。今天,我们将大量的书写交付给了电脑、手机和各种便捷的输入法,提笔写字早已时隔多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2.
双拼输入法是指汉字的声母、韵母各用一个字母(或个别符号)代替构成的拼音编码。使用双拼输入法输入汉字时,只需键入汉字声母、韵母所对应的字母或符号就可以拼出目标汉字。例如“南”,声母n对应的字母是n,韵母an对应的字母是j,键人字母n和i就可以拼出这个字。盲人日常使用的文字是盲文,是以拼音字母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23.
本文主要介绍“汉字万用数码输入法”和“汉字母体快速识字法”,它们科学解决了我国汉字识字和打字的两大难题,有利于汉字在国内外的快速传播,为世界“中文热”添上一把旺火。  相似文献   
124.
朱冠华  吴晓帆 《大众科技》2009,(4):30-30,183
将汉字笔画、拼音字母、数字及“”、“#”等字符安排在数字键盘的16个按键上,设计出了一种能方便地在同一输入法中随意使用拼音或笔画输入同一字词的智能输入法,有效地解决了在具有数字键盘的设备上进行快速输入汉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5.
夏淑梅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2):112-112,F0003
区位码/国标码输入法是中文键盘输入法中最基本、最本质的输入法。其初始化的主要程序模堍是INIT.C,该模块由8个函数模块组成,其中的主函数ImeDlllnit完成IME动态链接库的初始化。  相似文献   
126.
某露是个电视选人.时常给我灌输些娱乐圈科普知识。终于.像我这种“艳照门”发生一个月后才有点小反应的.一直没明白什么叫做“控”.什么叫做“正太”的弱智.也觉察到了一件事情:这个世界上有个节目叫快女!快女里有个被万众齐轰的曾轶可!据说她是“美蓉王”老板的女儿!她的名字用搜狗输入法可以直接打出来!她被叫做史泰龙或者曾哥!她最擅长绵羊音……  相似文献   
127.
通过比较几种汉字输入法,找出纵横码输入法的笔画少、四角取码、编码规则简单的特点。结合纵横码输入法和教学实践,总结出案例教学、启发教学的教学策略。根据老年人学习动机明确、记忆力差、缺乏自信、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强等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间合作,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汉字录入这项学习技能。  相似文献   
128.
晓名 《知识窗》2008,(10):52-52
某些时候,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无论选用何种输入法,总是找不到你想要的某个汉字。其实,Windows自带的造字程序,就是专门用来帮助你解决这类问题的。通过此程序,你可以造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汉字和符号来。下面我们就以生活中并不常用的“偶”字为例,详细讲解一下造字的完整过程。  相似文献   
129.
《大众科技》2008,(3):3-3
“目”按一下圆点键,因为目就是圆圆的眼珠;“口”则按字母“0”;“命”字键入AOP;“义”用逗号键加“X”键;“鲁”字上头是一条鱼,像手写字母“D”,下面一个日像“B”,分别按“D”键和“B”键……北海市七旬老人梁传仁春节期问向记者演示了他发明的这种“跟着感觉走”汉字键入法的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大学外语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外语在跨文比交际中的作用,运用输入新论,就如何使用新教材上好泛读课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