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900篇
科学研究   57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7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作者调查了华中师大第一附属中学学生的贫血率,并且对不同报道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我国中学生中存在着较高的贫血率(约为30%)。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有关贫血对女运动员运动能力影响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对处于生长发育后期的女大学生贫血发生率及其对身体机能影响的研究报导迄今尚属鲜见。1研究对象和分组(l)上海某大学l~4年级女大学生202名,年龄19~23岁,正常参加学习和体育锻炼(不包括运动队的学  相似文献   
63.
作为没有"实验室"的文科女,图书馆就是我们没有硝烟的战场,而那一排排的书籍就是我们的"重型武器",也是驰骋学海不可或缺的法宝。说起看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悟和趣事,我也姑且说说。  相似文献   
64.
运动性贫血严重影响着运动员的身体发育和健康,制约着运动成绩的发挥。而少年体操运动员由于年龄和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易发生运动性贫血。主要探讨了少年体操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孕期缺铁性贫血(IDA)妇女及其新生儿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变化。方法对33例IDA孕妇和32名正常孕妇及其新生儿及30名非孕妇女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分析IDA孕妇免疫指标的变化及对新生儿各指标的影响。结果IDA孕妇IgG显著低于正常孕妇(P<0.01),IgM显著高于正常孕妇(P<0.05);孕妇和新生儿血清IgG呈正相关;与正常孕妇新生儿比较,IDA孕妇其新生儿血清中的IgG较低而IgM和C3较高(P<0.01,P<0.01,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孕妇血清IgG含量改变对新生儿有一定影响,其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67.
跑台运动和营养补充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造成大鼠运动性贫血状态,并对其骨骼肌内某些能量代谢酶进行观察。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筛选分为3组:对照组(10只)、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组(简称运动组,10只)、递增负荷跑台运动+营养补充组(简称运动+营养组,10只)。运动组和运动+营养组的跑台训练安排按照运动性贫血模型建立方法实施。研究表明,运动性贫血条件下,大鼠腓肠肌Mg^2+~ATP酶、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指标结果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DH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于运动+营养组,SDH的活力则没有表现出组间差异性。运动性贫血条件下,大鼠腓肠肌内ATP酶多数会发生显著性降低、LDH表现出显著性升高,表明运动性贫血发生时伴随着骨骼肌有氧代谢酶的活性下降和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升高,说明此种长期递增负荷跑台运动相对提高了机体利用无氧代谢的比例,而此营养补充对此种变化影响作用不明显,此变化的内部机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69.
70.
现代化城市中的旧城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筑原本是城市中最有生命力的有机体,由于岁月的蹉跎、社会的进步,机体出现了部分的损伤或坏死,但生命力仍存,需要通过尽量不违背建筑本生的结构及外观风格的设计,对建筑进行鉴定、防护、保存、修缮、改进,加以新的装饰语言,赋予建筑新的历史使命,延长其使用寿命,给予其新用途,此为旧建筑的"再生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