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3篇
  免费   3篇
教育   7108篇
科学研究   184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01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550篇
  2012年   612篇
  2011年   693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349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语文学科与各门类艺术息息相关,艺术鉴赏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是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已经陆续向同学们介绍了剪纸、雕塑、绘画、摄影、音乐等各门类艺术及鉴赏的相关知识技巧,2008年本栏目将继续从艺术的百花园中撷取朵朵小花奉献给大家。(红枫)  相似文献   
962.
修辞手法一直作为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考查的一个分支,近几年来,越来越呈现出突出的地位。就近两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来看,2006年有5套试卷、2007年有6套试卷,在古诗鉴赏中直接考查了修辞手法,涉及对比、比喻、拟人、借代、衬托、用典、对偶等(见下表)。  相似文献   
963.
一、考查形式古诗词中词语鉴赏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诗句中的某一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变体:(1)简析诗中某字用法的妙处。(2)诗中某字你认为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某字在诗中有什  相似文献   
964.
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知识、审美情趣、艺术鉴赏、审美观点、美的创作等。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美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艺术的美的感受、理解和鉴赏能力。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虽然强调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但很少谈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所重视的是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变革问题,  相似文献   
965.
当今中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甚为薄弱,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语文素养和思想修养的提升。第一线教师普遍认为其病源在于审美教育的缺失。高中阶段应该是世界观正在形成、意气风发、充满美好理想、善于发现并热诚体现出大美与大爱的大好时光。美育,作为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失时机地予以关注与引导。让高中生在语文教学和语文生活中切入诗意栖息,必将是加强语文审美教育和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966.
"鉴赏"有鉴别欣赏的意思,是更高层次的欣赏。高中音乐鉴赏课,不但要有欣赏,还要有鉴别、选择、评价的内容。就"鉴赏"和"欣赏"两者的范围来讲,前者范围较大,它包括了欣赏。新课标下的音乐鉴赏课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提高学生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7.
古诗文最常使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叙事缘情”等抒情方式,将作者的感情倾向、审美意趣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出来。所有好的古诗文作品,无一例外地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要把握作品中的“情”,不仅要知人论世,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个人荣辱融注于自己的作品中,常常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我们鉴赏古诗文,分析其情感倾向,就必须从景物人手。只有在景物所描绘的意境、意象本身蕴含的内容把握准确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出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意绪。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96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高中《课标》“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要“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969.
古代诗词作家思念亲人时,往往撇开自己,而从对方写起,委婉含蓄地抒发深挚的情感,就采用对写法。对写法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也称“主客移位”,即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自己,而从对方落笔,选择巧妙的角度,以故乡亲人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愈有意味。  相似文献   
970.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其思维的严密性。在诗歌鉴赏中,阅读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首先要从解读思维的合理性抓起,通过做好基本知识的积累,达到“用心精至自无疑”,进而探索正确的阅读思路,“以我之心寻求古人之心”,最后还要加强诗歌阅读与创作,“我手写我心”,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