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6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最美的风景     
我的家乡在福建建瓯,那是一个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闽北山城。黄华山、水南塔、建溪河……半城山半城水。可我眼中的建瓯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我家附近那条窄窄的小巷子。清晨,天刚蒙蒙亮。此时走进巷子里,就像走进了一个淡淡的梦。早餐店已经开张了,缕缕柔和而又朦胧的淡黄色的灯光下,是忙  相似文献   
32.
裘国伟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3):62-64,61
武夷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名山,也是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生活了大半生的理学名山。以朱熹为代表的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择基筑室,著述授徒,创立数量众多的书院,使武夷山以此闻名于世。这对发展闽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当地文化素质,培养人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闽北遗存的书院进行多方的抢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仅仅是开始,我们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进行调查和学习,使武夷山的文化遗产研究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3.
闽北环境皆山,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福建省一侧。由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各地乡村,从村落选址、景观建构、风水理论等,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传统的古村落,利用自然山坡、沟谷建成,实行雨水、污水分流,规划十分合理自然,令人称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使闽北传统民居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气质。  相似文献   
34.
"静谧的晨曦,袅袅的炊烟,灌满水的梯田"、"沿河两行垂柳露新芽,村姑说笑,耕夫吆喝"……但凡涉及农村,一幅幅桃源般的农耕图便油然地铺陈开来,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内容的"三农"报道,也一次次饱含深情地将目光聚焦于此。然而,随着时代华章奏响,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不应只贪恋田园牧歌式的审美表达,在新时期的"三农"报道中,更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变化。闽北是传统农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作为地市党报的《闽北日报》在"三农"报道上投入了更多的力量。可喜的是,这些报道并未高高在上,脱离  相似文献   
35.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果置身于"碧水丹山、人间仙境"的"双世遗"圣地武夷山时,该唱什么歌呢?《九曲棹歌》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九曲棹歌》: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如此古朴、诗画的"山歌",它出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孟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相似文献   
36.
曹关群 《南平师专学报》2009,28(3):21-23,56
宋代的闽北,书院教育兴盛,甚至取得了全国领先的地位。与此同时,以闽北建阳为主要代表的刻书业也发展迅速,异常繁荣,形成了以建本书籍传播为主流的建本文化。通过对这两种文化现象的考察,我们发现建本书籍的传播与发展对宋代闽北书院的兴盛以及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闽北次中心城市--建阳市作为切入点,运用回归分析法预测了建阳市未来十年城市化进程将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为了使城市化进程协调推进,本文结合建阳市的实际,具体从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城市化与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了建阳市如何协调发展.最后结合闽北城市空间布局的特征,提出建阳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准确定位,处理好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关系,推动建阳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8.
从语法意义和语法结构两方面描写、分析闽中、闽北方言的名词后缀“子”。列举其用例,并略作区域对比,与共同语的“子”后缀也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39.
交通是制约地方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区域发展旅游业所必须考虑的首要因子。高铁是当今最流行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我国高铁的超速发展,其逐渐成为拉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也给地方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闽北高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高铁建设给旅游者行为、旅游者带来的影响,就高铁时代下闽北旅游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其他地区的高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0.
闽中、闽北方言的分音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闽中、闽北方言分音词的特征,分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和扩展形式六类列出分音词词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