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5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拉祜族图案艺术表现与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图案纹样除了实用目的以外,就是人们的审美追求。为审美追求而作的纹样抛弃了神灵的象征、图腾的标志。图案无论在表现上,还是在风格上都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功能已大大超过了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62.
<正>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已经融合到了体育教学中,并且成为某些体育运动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短绳组合练习过程中运用音乐伴奏,既调动了学生的锻炼激情,提高了练习的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节奏感与韵律感,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63.
陈清爽 《家教世界》2013,(7X):175-176
<正>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植物妈妈有办法》是小学语文S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个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学习这篇  相似文献   
64.
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强弱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侧重强调同一因素的反复交替。而绘画中的节奏则是指绘画构图结构中物象长短、强弱等变化有规律的交替组合。观众的眼睛在追视这些反复出现的形式要素时会产生韵律感,而这种情绪上的感受来源于对大自然的体验。如星空的运转、四季的交替、波澜的汹涌、山峦的起伏、梯田的层叠、房屋的交错等,这些无不以波状错落、层层渐递的形式而使人产生运动的节奏感。韵律比节奏更委婉动听,更富于情感。绘画中的节奏和韵律往往交织在一起,使画面形成美感,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
佚名 《高中生》2012,(34):66
这组摄影作品被人誉为"地球的肌肤"。作者充分利用摄影的记录特质,生动再现了原野上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机理。简约的画面和强烈的质感,给人无尽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6.
一、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利用上课前的一些活动来调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比如唱韵律感强的英文歌曲,边唱边做动作,既可以活跃课前气氛,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轻松无负担地接受知识,从而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敢想敢说,求新求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