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6 毫秒
31.
阳锡叶  李伦娥 《教师》2012,(36):8-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近日推出校内“文澜学者”人才计划。投入近2000万元资金培养高水平学者。该计划提出一条特别要求:入选学者在受聘期间不能担任处级及以上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32.
魏明 《兰台世界》2013,(S4):6-7
恰逢档案通讯员培训班结束之后,收到党委布置的征文活动通知,把培训班传授的知识赴之实践,学以致用,时机刚好。因忙于手头工作,故拖到交稿的前两天,才仔细阅读了征文要求,当看到"以公务员职业道德为主题可写身边的人和事"时,脑中立刻浮现一个身影,他是我工作中的导师,是我敬佩的一位智者,是能够诠释职业道德的一位公务员。恪尽职守,淡泊名利他虽已年近60,但看似刚过中年,浓眉大眼,身材清瘦,走路轻盈、矫健,思维敏捷,  相似文献   
33.
邓小平高度重视解决领导职务终身制问题,他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中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运用退休制、任期制、顾问制等一系列制度性安排,解决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并且身体力行,主动退出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4.
正调查研究是党长期以来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陈云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一生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陈云在审阅《陈云文选》第二卷时,曾特别叮嘱编者,在后记中要说明:他在财政经济委员会主持工作期间,"几乎所有的决策,特别是重大决策,除了他作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外,都是经过集体讨论作出的"这足以反映出他对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的重视。毛泽东1962年曾在七千人大会上称赞陈云懂经济:"他的方法是调查研究。"陈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到过的地方很多,苏州是他调查研究较多的地方之一。  相似文献   
35.
袁运开 《上海教育》2009,(15):68-69
刘佛年校长是华东师范大学创建时的筹备组主要成员,学校建立初期的教务长,从1954年到"文革"前的副校长,"文革"后的校长与名誉校长,既是华东师大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而后又长期担任着学校的主要领导职务,对华东师大的创办、建设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6.
房学峰 《乒乓世界》2009,(10):12-14
在中国体育界担任过领导职务的人士中,有过运动员经历的不少,但国手出身的只有5位:庄则栋、徐寅生、袁伟民、李富荣和蔡振华,他们先后担任过国家体委主任、副主任和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副局长的职务。他们是中国体坛的特殊财富,中国体育的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这些曾经的明星运动员。  相似文献   
37.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上,总书记一职就是党内最高领导职务。在毛泽东成为我党公认的领袖之前,历史上曾有过五位总书记。由于受时代所限和各自处世风格的不同,他们在党史上也演绎了各不相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38.
林砺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早年东渡日本攻读教育,回国后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担任教授,先后在北京师大附中和几所大学担任领导职务。解放后,林砺儒先生任北师大校长、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先生对教育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立的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不仅学术造诣很深,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坚持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39.
粉碎“四人帮”后,叶剑英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在向中央举荐邓小平复出的同时,竭力举荐胡耀邦出任中央主要领导职务,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40.
编委点击     
王志刚2009年4月任河北张家口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曾在张家口市桥西区委、张家口市崇礼县委、张家口市尚义县委担任领导职务。近两年来,王志刚同志率领张家口日报社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按照"对照国内一流大报,打造河北省最优秀地市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