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胥凤 《西藏科技》2012,(4):41-42,46
目的对高原地区1996年和2011年全年我院门诊、住院患者以及体检中心48291例乙肝检测模式的变迁。方法 1996年组是手工洗板,肉眼人工判别结果;2011年组使用北京市海淀区天石医疗公司ZMX-988B型全自动洗板机,肉眼人工判别结果。结果随着HBV病毒新变异株的不断出现,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完善以及试剂灵敏度的提高,可能会导致少见、罕见模式比例不断增加,新的模式可能会不断被检出。结论在操作规范化的实验室内,对各种模式的临床意义要充分了解。当出现少见、罕见的模式,一定要分析原因,慎重报告,有条件的实验室可用其它更先进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82.
尼珍 《西藏科技》2012,(11):42+50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30日在本院住院分娩中发生的78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后主要原因:孕妇年龄中小于20岁分娩的新生儿中轻度窒息4例(5.13%),重度窒息2例(2.56%);2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9例(37.18%),重度窒息25例(32.05%);3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11例(14.1%),重度窒息6例(7.69%)。孕周在39周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11.54%),重度窒息8例(10.26%);40周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5例(32.05%),重度窒息18例(23.08%);产次方面:第一产47例中轻度窒息30例(38.46%);重度窒息17例(21.79%);脐带异常24例(30.77%),羊水Ⅲ度污染15例(19.23%),胎位异常10例(12.82%),过期妊娠9例(11.54%)。结论孕母年龄20~29岁之间分娩54例,占69.2%,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9.23%;第一胎47例,占60.29%,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2.82%;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以脐带绕颈(脐带过短)占30.77%,羊水Ⅲ度污染占19.23%,胎位异常占12.82%,过期妊娠占11.54%。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后,有待于基层产科医务人员着重重视以上因素,并及时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3.
研究目的:通过对云贵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成年女性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女性体质特征在不同海拔地区变化的规律与特点,为深层次地研究高原地区成年女性体质特征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10个州(市)、县,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的4 679名成年女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1)身体形态方面,海拔高度从高到低成年女性的身体充实呈现小、中、大的特点。(2)身体机能方面,海拔高度从高到低成年女性的脉搏和收缩压呈现较低—较高—较高的特点,原因是高海拔地区的低氧环境造成的。(3)身体素质方面,三个海拔地区以低海拔地区成年女性的身体素质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84.
我科自1995年以来收治小儿烧伤患者78例,由于我院位于高原地区,具有低氧,干燥,强日照等特点,因此,小儿烧伤后既有与平原地区护理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影响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就诊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并确诊为COVID-19的1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中型组(n=51)、重型组(n=68)、危重型组(n=27),并对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液学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患者的血液学特征及影响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中型与重型,中型与危重型在年龄、高血压、HGB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型与重型、危重型,重型与危重型在糖尿病、NLR、FDP、D-Dimer、PT、INR、CRP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三组患者抗凝情况和D-二聚体>1μg/mL与预后相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未抗凝及同一抗凝治疗下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绝大多数患者D-二聚体>1μg/mL,生存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糖尿病、D-二聚体、CRP是高原地区COVID-19患者病情加重(中型向重型或危重型恶化)的危险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D-二聚体及CRP明显升高的患者病情容易向重型或危重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脑(膜)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6—2021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106例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发病年龄45岁(74.53%);病因类型为病毒性(41.51%)、结核性(30.19%),首发症状为头痛(64.15%)、意识丧失/肢体抽搐(23.59%),伴随痫性发作起病(38.68%);脑脊液检查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含量升高者分别占53.77%、64.15%、75.47%;头颅影像学(CT/MRI)检查正常(50.94%)、脑实质异常(40.57%);预后不良27例(25.47%)。单因素差异性分析显示病因类型为结核性、年龄>45岁、职业为农牧民、脑脊液生化总蛋白升高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脑脊液生化总蛋白升高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原地区脑(膜)炎有明显的临床特征,部分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其预后影响因素较复杂,临床诊疗中需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87.
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公司)地处海拔两千四百多米的高原地区,自然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逐步形成了以“海拔高。追求更高”为核心价值观的高原拼搏文化体系。在大通公司企业文化长期形成的过程中。文体活动成为重要载体,团结了员工、凝聚了力量.丰富并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88.
张天成 《体育学刊》2008,15(3):79-83
利用2005年和1985年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高原地区的羌族、纳西族、土族、藏族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作20年的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探讨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生长发育变化的特点、规律、趋势,结果发现:1)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幅度的提高;生长发育速度均已步入快速增长期;男生胸围平均增长值(除纳西族外)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女生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长;生长发育整体水平,纳西族、藏族学生好于羌族、土族学生.2)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突增高峰年龄(除纳西族女生外)提前1~4年,体重突增高峰年龄(除土族女生无变化外)提前1~2年,胸围突增高峰年龄变化不明显.3)高原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身高速度高峰(PHV)变化不明显,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体重速度高峰(PWV)2005年多数小于1985年,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胸围速度高峰(PCV)和最大年增长值,2005年多数大于1985年.  相似文献   
89.
90.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有一位苹果园主.因为独到的经营手段,他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在整个美国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每年.当他把苹果装好后发往全国各地时.便在报纸上登一则这样的广告:“如果您对收到的苹果不满意.请函告本人.苹果不必退货.货款则照退不误。”这种绝无仅有的广告语年年都吸引大批的买主.再加上高原产区的苹果清香爽口.很少污染,因而倍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