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2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15篇
教育   2602篇
科学研究   141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19篇
综合类   24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0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395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79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2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In Modeling The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Halloun (2004) adopts the word ‘paradigm’, but his use of the term is radic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Kuhn.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Kuhn’s paradigms and Halloun’s paradigms. Where Kuhn’s paradigms are public, community-defining exemplars of practice, Halloun’s paradigms are private, individualized ways of thinking. Where Kuhn writes of the paradigm shift as a revolutionary, vision-altering conversion experience, Halloun writes of a gradual evolution from one way of thinking to another and an easy back-and-forth switch between paradigms. Since Kuhn’s paradigms are self-enclosed and incommensurable, there is no objective standard by which one paradigm can be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the other. But Halloun uses ‘viability’ as a standard for paradigm choice. Underlying all of this is the more basic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s an appropriate metaphor for student progress in the classroom. I conclude with some brief thoughts on this question.  相似文献   
102.
已故英国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进行了深入探讨,其所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作出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与概括,并提出了一些极有启发性的独创见解,对世界了解中国,消除误解与偏见作了极好的宣传。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不存在“拔高”或“说好话”的倾向。他的《中国科学与明》被译成《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无不妥。否定“李约瑟难题”缺乏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3.
兵法是艺术。《孙子兵法》作为兵法经典,也是兵法艺术美的代表,对中国古典美学具有突出的贡献。从兵法是艺术、孙武的诗人气质、孙武的审美理想、读《孙子兵法》是审美享受等四个方面,第一次对《孙子兵法》的美学价值作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从宏观上对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技术作了概述,介绍了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所支持的工作流的种类型以及工作流的重要成部分—活动(Activity),并在Visual Studio2005下利用XAML语言设计了一个工作流。  相似文献   
105.
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时期,学校的学术研究极为活跃。究其原因,主要是占全校师资三分之二的留洋学者发挥了中坚作用。南高、东大作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展开了中国科学的奠基工作,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基地”。以留洋学者为骨干的“学衡派”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参与创办《新教育》,为中国教育界开辟了一条研究、借鉴西方教育的重要渠道;竺可桢、熊庆来、秉志、茅以升、胡刚复等一批科学大师将西方现代科学引进国内。  相似文献   
106.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发展关键、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的依靠力量等各个方面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的科技思想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笔者就发展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发展的模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发展的依靠力量——科技人才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粗浅的论述。邓小平发展观中的科技思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7.
《火攻篇》是《孙子兵法》十三篇这个恢弘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火攻不仅是古代战争中非常重要的作战方式,同时也是以较少代价夺取更大胜利的重要作战方式之一,更是一种能够体现战争指挥者驾御人与自然的各种复杂关系的作战方式之一。《火攻篇》对我们的启迪是:大千世界的事事物物,都可能是我们手中的一种武器,或成为我们战胜敌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和条件,而不应当只把自己手中的武器看成是武器。《火攻篇》的慎战思想是孙子对战争复杂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孙子对战争本身复杂性和后果严重性的双重忧虑。  相似文献   
108.
结构人类学:人文与科学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思想传统中人文主义与科学理性在近代开始分道扬镳,20世纪结构人类学家列维一斯特劳斯通常被人当作反人文主义的代表,但也有人视其为当代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列氏是如何考虑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问题呢?本文将就其结构人类学著作中的相关言论的分析,试图作出符合列氏思想真实的结论,并借此而探寻人文与科学在网络时代复归统一的根基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9.
试论环境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环境会计的产生、概念及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一个微观与宏观核算模式相衔接,跨学科研究的大环境会计体系的设想,以及在我国开展环境会计核算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0.
郑茜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4):19-25
对科技奖励作用于社会创新的机理加以研究,认为承认是科技奖励的本质特征,科技奖励以“动机+资源+环境”的模式推动社会创新进程和成果转化:通过承认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需求;通过激励机制强化科研人员的创新动机;通过导向机制引导优势资源向重点发展技术领域、产业方向聚集;通过竞争机制筛选优秀科研成果和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而在这种模式下取得的经济效益又用于加大科技奖励投入,循环往复地推动社会创新不断发展。以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为例研究其对社会创新的作用机制,认为其主要通过控制奖励数量、提高奖金额度、调整奖项结构、提升奖励质量等方式发挥科技奖励的承认、激励导向和竞争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广东省科技奖励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发挥民间力量设奖、规范奖后派生待遇、提高个人奖项权重、加大对青年科学家支持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