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31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9篇
综合类   5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介绍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选择与图书馆合作的原因的基础上,分析了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反对者的动机,探讨了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对图书馆界的影响,指出在促进公众能够普遍获取信息这个目标上,图书馆界和Google应该携手前进。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国内外大学图书馆中有影响的10种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系统,对影响用户使用OPAC检索功能的若干核心指标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OPAC系统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搜索引擎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基于文本信息检索的搜索引擎分类和基于内容的多媒体信息检索的搜索引擎技术现状 ,并介绍了每种技术类型的特点。通过分析应用需求、技术发展的现状和遇到的技术问题 ,预测了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外搜索引擎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产业发展角度对中外搜索引擎进行比较研究,剖析了中外搜索引擎的研制人员、商业运作机制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中文搜索引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知识发现的异质数据源学术资源检索分类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本系统设计的背景,以及知识发现的相关知识。介绍了异质数据源的互操作和文本分类的方法,以及本系统的结构框架、工作流程和相关元数据信息。最后指出了本系统的创新点和优点,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组织的模式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有的网络信息组织有以下模式:微观组织模式、宏观组织模式、重组模式、深层组织模式和分布式组织模式。这几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图书情报界应该在积极参与网络信息组织中体现学科的开放性。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7.
Quality models for online and blended learning (OBL) have mainly been developed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literature indicates that these models are often conceptualised from the providers’ perspective. What is important for the quality of OBL from the students’ perspective has recently received increased attention in the literature. Consensus among stakeholders about students’ quality needs is useful to support dialogue between professionals to strategically adopt OBL and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re met. This study aims to validate a quality instrument for OBL, taking a set of 74 quality indicators and analysing them in terms of seven success factors (credibility, accessibility, transparency, flexibility, interactivity, personalisation, productivity). The Delphi method was selected as most suited. Participants from adult education were asked to indicate on a 7-point Likert scale to what extent the indicators add to OBL quality to meet students’ needs. After four Delphi rounds, the participants agreed on definitions of success factors and 30 indicators. The results are useful for institutions, ministries of education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 agencies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OBL and can support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improvement actions to ensure tha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re met.  相似文献   
18.
Media streaming delivery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stringent resource restrictions,po-tential high loss rate and the decentralized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long and high-quality streams,one viable approach is that a media stream is partitioned into segments,and then the segments are replicated in a network and served in a peer-to-peer(P2P) fashion. However,the searching strategy for segments is one key problem with the approach.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ants-like search algorithm(HASA) for P2P media streaming distribution in ad hoc networks. It takes the advantages of random walks and ants-like algorithms for searching in unstructured P2P networks,such as low transmitting latency,less jitter times,and low unnecessary traffic. We quantify the performance of our scheme in terms of response time,jitter times,and network messages for media streaming distribution.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arch efficiency for P2P media streaming distribution in ad hoc networks.  相似文献   
19.
石涛的画论思想实是中国绘画美学的一总结形态,但其在总结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绘画乃是出自于“心”的创造,是艺术家主体精神无限拓展的产物,因为只有灵智的竞争才是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