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80篇
教育   1817篇
科学研究   1495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93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食品学科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实用创新人才培养是食品行业发展的核心.行业组织作为企业切身利益的代表者.在发挥学校与企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在定位于培养行业实用创新人才的基础上,对充分发挥和利用行业组织的资源参与食品学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构建了行业组织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稳定机制,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李杰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143+145-143,145
论文分析了冶金工程专业工艺类课程传统考试方式的弊病,提出了从重视理论考试转向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并重、从重知识考核转向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并重的考试改革思路,采取了将平时成绩纳入期末课程成绩的评定、降低闭卷考试在期末课程成绩中的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等方法.  相似文献   
993.
梳理了金陵科技学院创建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思想持续系统化丰富发展的脉络。论述了学校理念创新与行动创新实践经验,包括:坚持应用为本、占地提档拓展新领域,服务南京区域创新形成新兴之势;坚持学职一体化,发展新型应用型高等教育;坚持互动双赢借力发展,走合作办学新路;坚持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走师资多元化、多样化新路;坚持知识产权化,提升应用科技研发服务速度、幅度、精度和贡献度;坚持校本化研究,走特色品牌化办学之路。揭示了建设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强化高职院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践环节,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实行专业技能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发展情况,结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对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建设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995.
从技术接受的角度研究教师网络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现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3)为基础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正向影响;系统实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正向影响;技术复杂性对感知易用性和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积极正向影响;网络教学经验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教学动机对高校教师网络教学行为意向影响不显著。最后,从改善网络教学环境与条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教师网络教学行为价值意向等几方面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科创飞地是飞地经济模式的延伸和创新,具有区位特殊性、功能叠加性和运作方式特殊性的特点。本文分析科创飞地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后的运行机理及其对创新网络的影响,并以浙江省新昌县的科创飞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创飞地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嵌入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之后,通过多重功能叠加组合降低了创新搜索成本、提高创新协同精准性,改变区域协同创新空间互动机理,提升网络运行效率和传导效应,为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弱势地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途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结合产业类型、企业需求等在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地区建立科创飞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管理运营科创飞地中的决定性作用、搭建从创新孵化到产业化的链式服务平台以及建立科创飞地政策支撑体系等建议,为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促进和发挥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打造高水平城市群,基于产业复杂网络视角提出赋权区域产业技术流树(RITFT)模型,并基于RITFT对中原地区的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机制与创新协同效应进行研究.首先提出区域产业技术相关度测量系数,在产业技术流网络(ITFN)基础上提出RITFT建模原理及方法,构建中原地区RITFT,并从干流、支流等产业技术流分布特征上揭示中原城市群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核心结构机制;进一步基于对个体产业承载、中介与扩散的基础效应和技术外溢、吸收强度与乘数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对中原城市群创新协同效应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原城市整体技术扩散协作效率较高,产业创新存在省内大协同、区域内小协同及空间支撑互补性强等特征.最后提出中原城市群应不断强化区域创新政策供给、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建立新型的产业创新治理体系,打造区域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98.
Given the serious issues caused by privacy leakage, Privacy by Design (PbD) is gaining the attention of professionals as a new privacy protection paradigm with enormous potential. This study proposes a UTAUT-based integrated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system (IS) engineers, and explores the determinants of PbD implement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bD and privacy protection measures relay heavily on IS engineers. However,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exploring IS engineers’ acceptance of PbD, particularly research that considers engineers’ individualized factors and personal attitudes. Empirical data collected from 261 IS engineers in China demonstrate the rationality of proposed model and the importance of integrating conceptual construct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S engineers’ attitude towards PbD implementation significantly impacts both their behavioral intention and their implementing behavior. IS engineers’ awareness of PbD is a predictor of their effort and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and intention to implement; IS engineers’ effort and performance expectancies concerning PbD usage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PbD. This study reveals the factors that motivate IS engineers to implement PbD into their workflow and prop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IS engineers’ attitude towards PbD usage is the key factor for PbD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999.
mHealth applications (MHA)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from various stakeholders as they are indeed important means to enhance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While prior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intention or adoption phase, little work has empirically examined the post-adoption effects of MHA with scarce attention given to the well-being outcome. Actual users are likely to conceive the values of MHA based mainly on their direct experience with it. In this paper, the dimensions of users’ technology readiness are regarded as major impetuses for perceived utilitarian and hedonic values, which in turn influence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MHA users. The proposed readiness-value model is analyzed using survey data collected from 731 users of MHA.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model significantly predicts us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sidering that utilitarian value is more important for male users, whereas hedonic value has a more salient effect for female users. It also reveals that enablers of technology readiness (i.e., innovativeness and optimism) exert a stronger influence than that of inhibitors (i.e., discomfort and insecurity) on the perceived values of MHA. These results have essential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000.
语义Web强调对网络资源附加可供机器理解和处理的语义信息,使人与电脑之间更好地协同工作,同时也使资源的大规模重用和自动化处理成为可能。近年来,随着语Y,.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e—Learning平台(适应性学习系统、智能导师系统、语义化知识社区等)纷纷尝试引入语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学习服务。学习元平台(LCS)基于语义化组织的学习资源,应用语义Web体系框架中的本体技术和推理技术,构建了包含OntologyAPI层、语义层、标注层和推理层的语义技术框架。依托该框架,LCS分别在学习资源的有序进化控制、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关联、学习资源的动态语义聚合、学习资源的适应性推荐、学习资源的语义化检索以及社会认知网络的动态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实现从资源的语义化组织到具有更强智能性和个性化的高级应用服务。这些应用实践表明,将语义技术在e-Learning系统中推广应用,需要积极引入外部开放、成熟的本体和更多高级应用服务,集成具有较强针对性和运行效率的推理机,在人工标注和自动标注相结合的基础上,关注资源和用户的语义化表征,重视情境模型的设计和情境本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