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2篇
教育   485篇
科学研究   29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5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Virtual reality (VR) tourism provides consumer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 destination in VR and c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encouraging visitation and engaging in particular travel activities and behaviors. Hedonic motivation adoption frameworks with flow stat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significant roles in continued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wever, research on a theoretically integrated hedonic motivation system adoption model (HMSAM) specifically with enjoyment, flow stat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continued use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conducted with respect to VR tourism. To address this gap,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investigates a conceptually comprehensive model on the effect of consumers’ hedonic behaviors on continued use, with the moderating role of visitor or non-visitor at the destination portrayed in VR tourism. Results identified the high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consumers’ perceived enjoyment on flow state and of flow stat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Continued use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flow stat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mportantly for destinations association between usefulness and flow state had a 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depending on whether a visitor or non-visitor. The findings offer new knowledge to researchers and industry in the VR tourism fields.  相似文献   
92.
Abstract

The Program for Cooperative Cataloging (PCC) has formal relationships with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LC), Share-VDE, and Linked Data for Production Phase 2 (LD4P2) for work on Bibliographic Framework (BIBFRAME), and PCC institutions have been very active in the exploration of MARC to BIBFRAME conversion processes.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involvement of PCC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BFRAME and examine the work of LC, Share-VDE, and LD4P2 on MARC to BIBFRAME conversion. It will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area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by the PCC leading up to the creation of PCC conversion specifications and PCC BIBFRAME data.  相似文献   
93.
虚拟专用网(VPN)指的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它成本低、安全性高且扩展性强.基于隧道协议的隧道技术是构建VPN的核心技术.VPN可以通过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等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VPN的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必然会促使它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4.
虚拟组织与虚拟图书馆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琳 《情报科学》2001,19(2):194-197
文章分析虚拟组织出现的背景、分类及成长原因,从而对虚拟图书馆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5.
《物权法》视野下的虚拟财产二分法及其法律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财产是指具有财产性的数字记录,且不以网络虚拟财产为限。按照《物权法》的规定,部分虚拟财产可以被认为是物,适用《物权法》规则,这些虚拟财产应被称为虚拟物。其他虚拟财产则应认定为合同债权性质的服务,适用《合同法》规则,侵害债权性虚拟财产适用侵害债权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液压系统实验教学课件的特殊需求,并以所开发的液压系统实验教学课件为例,介绍了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开发过程,包括结构设计、软件选用、基于Authorware的实验教学课件框架的开发及用Flash动画实现虚拟液压回路的设计方法。对相关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现代教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现实技术是运用计算机对现实世界进行全面仿真的技术,能够解决学习媒体的情景化及自然交互性的要求,从而在现代教育领域内有着极其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类型的划分,及其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98.
利用虚拟网络信息仓储系统概念构建科技咨询服务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茜  胡正银  邓勇 《情报科学》2003,21(7):761-763
本文阐述了虚拟网络信息资源仓储的特点,以及其体系结构,同时介绍了一个虚拟网络信息资源仓储的应用实例——网络虚拟科技咨询仓储,该系统利用虚拟数据仓储的概念,根据科技咨询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提供了一个立体的数据资源服务咨询平台。  相似文献   
99.
林健  黄瑞华  彭晓春 《情报科学》2004,22(8):944-947,963
本文研究虚拟企业中盟主的动态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活动.运用Mowshowitz过程原理构建了虚拟企业盟主动态管理过程模型,详尽分析了盟主动态管理中的信息活动的特征和过程模型各阶段内的信息流.  相似文献   
100.
刘瑞儒 《现代情报》2006,26(7):189-191
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及基于MPC的桌面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类型、特性、基本配置、常用技术等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基于桌面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后对教学手段、课程学习、教学模式及实验教学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