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659篇
科学研究   20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铲球技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铲球作为争取时间,争夺空间的有力手段,已是各个足球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怎样正确、合理及时地运用而获得优势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新课题。以此为线索,本文对铲球技术的特点,在各个区域内运用的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铲球的发展及运用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2.
由于中西方的生存条件、文化背景不同.其公民道德观形成的基础和内容也呈现出各种差异,揭示出中西方公民道德观各有偏颇和侧重。偏颇和侧重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来源,于是中西方开始积极地吸取对方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得原来殊途的中西方公民道德观同归到一个方向上来。所以应客观地看待中西方公民道德观,学习、吸收、借鉴先进的思想,形成和谐社会所应有的公民道德观。  相似文献   
993.
《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代表作,其公民自觉的理念贯穿该著作:公民自觉是社会契约的基础,不仅能保证自身权利的实现,而且能维护主权权威与政体和谐。在当代,卢梭的公民自觉思想可从政治自觉、法律自觉、道德自觉和文化自觉四方面促进中国社会价值的建构。  相似文献   
994.
三苏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是一个特异的存在。它崛起于西蜀,却对中原文化形成难以抗拒的冲击波与吸引力;它博观约取于多源文化成果,却以“兼容”“杂陈”“超越”而构成自成一体的样态与面貌;它所呈现的政治实用、文化包容、性命自得的多元化特征,却为当代揭示了具有启示意义的文化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95.
增强作为大学生群体的新生的公民意识水平,不仅能促进新生的全面成长,更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法治社会和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两所高职学校部分新生公民意识现状的问卷调查,从公民意识内涵的不同视角可以看出高职学校新生的公民意识的大致轮廓,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96.
文章概括了国家认同的内涵,强调了国家认同对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终身教育在我国的不断蓬勃发展,很多老年人纷纷走进了阔别已久的课堂,充实了老年人晚年生活。针对老年大学学员的特点、学习的难点,文章阐述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坚持以探索创新为动力,不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期更好地完成老年大学的计算机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98.
在将消费者创新性分解为内在创新性、特定领域创新性及间接创新性的基础上,引入偏好分层理论来探究这三要素与新能源汽车采用行为间的动态演进关系。为此,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在新能源汽车刚进入市场时,内在创新性对其采用行为起到主要作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这三要素对其采用行为的影响强度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由此,提出强化新能源汽车采用行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99.
This study provides nascent information on university students' needs to adopt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SNSs) pervasively. The study drew from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UGT) and social influence (SI) processes framework. Relevant hypotheses were formulated to test the proposed research model. Data was collected in a survey of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in four countries in the Americas (i.e., United States, Canada, Mexico, and Argentina). Data analysis using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supported 8 out of the 10 hypotheses formulated. The SI process of intern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s well as UGT categories of self-discovery, entertainment value, social enhancement, and the need to maintain interpersonal connectivity through the construct of behavioral intentions, were found to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students' pervasive adoption of SNSs. Th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ultural factor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pervasive adoption of SNSs, such that greater levels of engagement were observed for students from more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相似文献   
1000.
美国社区学院的多元化教学对公民素质的培养作出了较大贡献,其主要措施是设置多元化教学项目,实行开放式免试入学,有利于实现教育普及;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服务与支持项目,帮助学生学习成功,有利于取得最大的教育成效;针对公民个人能力和素质发展需要设置课程,注重科技、社会、人文教育三者的结合,并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国际文化融合中受益,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