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1.
通过对丧服单元理想模型的分析,可以揭示其生活-生产-祭祀的三位一体性,并可以此支撑国人的家/乡信念。宗亲血缘/姻亲地缘作为儒道互补的社会结构基础,全幅面满足国人的传统物质-精神生活。在当代经济学、法学和宗教性问题上,她依凭以人为本的坚实生活基础、深厚的文化积淀,通过大一统价值共识,将可以支撑现代化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2.
儒家哲学的时间观不是自然哲学(或者物理科学)的,而是形而上学(或者生存论)的.从这个维度出发,可以发现儒家哲学关于时间的独特观点.这表现在:在宇宙观上,它比较重视"经验的时间"而较为轻视"超验的时间";在伦理学上,它衍化为"血缘的时间观",即将人之血缘递嬗神圣化为一种普遍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3.
论张承志小说中的拟父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承志的“寻父”意识是一种“拟血缘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驱使下,张承志在小说中构建了大量的拟父子模式。其中的自然父亲威严、崇高,儿子从中汲取超越自身的精神力量,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父子的亲切拥抱;英雄父亲刚烈、英勇且是神圣价值的承载者,这时儿子的认父仪式是向父亲下跪。张承志的“寻父”是在寻求生命的意义,但儿子的身份定位限制了他意义寻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的选材方法有很多,其中依靠人类遗传学的选材方法很受基层教练员的重视。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 应用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对我们常用的一些选材指标和方法加以分析,意在为今后的科学选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费孝通先生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概念.这一概念十分符合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本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乡土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内涵在不断扩大.因此,对"差序格局"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阐释就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文化传承的内容、形式嚣特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为达到通过精利文化的传承来强化认同意识的目的,族源、族谱、族称的传承成为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核心内容;为保证槔神文化的有效传承,对文化传承的方式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传统精神文化的独特性使传承过程形成了血缘性和神化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中华孝道的丰富内涵,分辨中华孝道的精华和糟粕.在由血缘宗族向现代家庭转换的伦理境遇中,探索中华孝道应有的转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