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4篇
教育   2495篇
科学研究   350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6篇
综合类   2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依据相关的文献,建立了一套指标体系,以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从地理位置的差异上对安徽省农村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汉语师资培训班学员的调查,了解到新疆农村贫困地区汉语师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农村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为实现民族同化,而重视边疆教育。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许多法令,制定计划大纲,专门成立了教育部蒙藏教育委员会、蒙藏教育司,负责边疆教育事项,并在边疆各省建立了各级边疆学校。边疆地方政府也兴办了大量的边疆学校,培养边疆人才。民国时期的边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4.
杨广(隋炀帝)以军事手段辅以文化战略抚定了江南,并以江南为基地实施了夺宫计划,在登基后又为发展和控制江南作了许多努力,最后欲避难于江南再图天下不成而亡。考察杨广与江南的关系,江南是杨广的政治生命所在,杨广是隋唐时期“南朝化”的重要人物。尽管由于统治失策,杨广经营江南最终归于失败但在一定意义上仍可以说,他是西魏、北周以来第一个走出关中本位、具有开放意识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5.
本文立足于对赣州劳务输出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指出中西部劳务开发实践中存在政府职责严重缺位、组织化程度低、从业者素质差等系列问题,并提出中西部劳务开发应强化政府参与力度、开展订单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与技能、树立劳务品牌等。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三农”问题比较严重,因此提出和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湖州市为了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根据自身特点,推进两项战略举措,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针对远程教育工程"光盘播放点、卫星接收站、网络教室"三种不同的模式,重视基于教学资源的教与学的设计,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应用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西部有很多县市属旅游资源弱势区,这些地区大多比较贫穷落后,除旅游资源外其他资源也相对匮乏,它们如何谋求发展?文章以四川绵阳为例,在用耗散结构理论深入系统研究绵阳旅游业的基础上,按照国际惯例采取与世界旅游组织接轨的理念和方法,研究并讨论了绵阳大一统旅游这一案例及其与绵阳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绵阳大一统旅游对提升绵阳形象,促进绵阳旅游业形成龙头产品,增强绵阳旅游业的竞争力等具有积极作用。这为西部资源弱势区旅游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旅游业中,体育旅游以其内容的丰富性、活动的欢乐性、效果的健身性尤为被人们喜爱,在我国的发达地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已取得相当的成功,而广大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资源,有些省份未充分地把旅游业同体育旅游结合起来,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云南省的贫困地区昭通市来看,有着丰富的的体育旅游资源,但没有加以充分利用。应充分认识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昭通旅游业的腾飞,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的迁徙流动在整个中国农村 ,特别是北方各省农村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此乃当时农村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的主要特征之一。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因主要有灾荒、人祸及其各种经济压力等 ;其迁徙情势是复杂多变的 ,流动是多方位多层面的 ,而这种人口迁徙则对社会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