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9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教育   2206篇
科学研究   1088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98篇
综合类   23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王国新 《科研管理》2010,31(5):131-140
摘要:已有关于集群成长机制的研究大多关注于集群的内部,本文将研究视角拓展到集群之间的关系,进而构建了一个基于集群要素禀赋与集群间关系的集群成长分析框架,并且通过对中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3年数据的经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除了人力资本之外,集群的要素禀赋对集群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集群间关系对集群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集群的密度、集群间的地理接近程度以及集群间的产业重叠度对集群成长都有显著的倒U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区位选择、产业定位以及内部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这是和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分不开的,其中FDI、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的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分析了我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FDI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均衡关系,发现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4.
齐晓云  毕新华  于宝君  李川 《软科学》2011,25(2):36-39,56
在大量文献阅读基础上,总结出10种企业信息系统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这10种因素对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影响作用分析提出10个假设。利用调研数据对10种影响因素在企业信息系统各微观成长阶段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信息系统成长的不同阶段,10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有明显差异,各阶段的成功影响因素的数量和作用力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5.
神经干细胞(NSCs)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神经前体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神经营养素家族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有一定影响。其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4/5(NT-4/5)以及神经营养素-6(NT-6)。本文就目前神经营养素家族对NSCs分化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以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技术创业实际重点考察了市场进入战略的选择,即新企业将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经由怎样的交易结构引入市场,进而兑现技术成果的商业价值.从进入战略创新的视角解释技术创业的高失败率与低成长现状问题.利用中国情境下的随机样本实证检验了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创新性时其初期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性的进入战...  相似文献   
107.
陈桂月  李海涛  梁涛 《资源科学》2013,35(6):1184-1193
本文采用山西省1986年-2009年间的GDP数据与3类工业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数据,基于VAR(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变量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山西省GDP与工业废弃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山西省GDP的增加,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所增加,GDP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有较大影响;GDP增加的同时可以实现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减少,这与山西省废水资源化再利用有很大关系;GDP的增加对废气排放增加的影响不大.说明山西省通过采取措施可以在GDP增长的同时,降低废弃物排放.建议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进一步加强对废气及废水排放的限制及治理.  相似文献   
108.
潘安娥  陈丽 《资源科学》2014,36(2):328-333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09.
基于DSGE模型的碳减排目标和碳排放政策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翱  刘纪显  吴兴弈 《资源科学》2014,36(7):1452-146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加,环境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国内很少有文献系统地研究碳排放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了相同减排目标下,没有碳排放政策、碳排放强度、碳排放上限和碳税四种不同碳排放政策的优劣,分别分析了在20%和40%的减排目标下,这四种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稳态值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到2012年的我国碳排放量和GDP数据模拟了正向的技术冲击和污染中间产品效率冲击对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的碳减排目标下,碳排放强度政策较其他政策更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增长,达到稳态值损失的社会福利最小。碳排放上限政策和碳排放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相同;②两种冲击在没有碳排放政策的情况下对经济均有长期的影响,且技术冲击的影响程度更大;③技术进步和污染中间产品使用效率的提高具有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110.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涌现,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不仅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更快速的增长,还将提升生产率、消费结构转型、优化投资结构、提升企业出口规模、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并引领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文章构建了非竞争型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采用支出法GDP(即最终支出的3个方面: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出口总额)核算了我国数字经济的经济规模,最终估计3类支出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分别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能够带动经济规模的扩张,特别是网络消费的增长,以此产生的消费导向型就业效应正在逐步扩大(使得非农就业占全部就业人数比例从2014年的15.2%增长到2016年的20.2%),其中未来应特别关注的发展领域应聚焦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2)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影响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同时在生产型服务业中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就业影响效应,并促使我国产业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3)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将带来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的提速,并促进职业技能的培养,促使人力资本从低成本优势向职业技能优势转型,从而培养更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