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79篇
教育   4665篇
科学研究   143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11篇
综合类   42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6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627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464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647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08篇
  2003年   26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质是建立有利于农业和农民的收入分配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改革的目的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的改革进程中,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在阶段性成果之后逐渐彰显,改革之路还很艰难漫长。  相似文献   
62.
改革个人所得税与加强征收管理 ,是关系到解决社会财富分配差别过大问题的全局性大事。目前 ,国家正在酝酿对个人所得税再次改革 ,其改革的政策和具体措施尚未出台 ,正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过程中 ,笔者在此就若干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当代西方政治学探讨了利益集团的产生与内涵,利益集团与政党和政府的关系,利益集团与西方多元民主社会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利益集团的社会功能、活动策略和影响力以及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可以说,研究利益集团及其对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的影响,是当代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64.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国家要强大要发展必须领先税收。当前偷逃税款的行为还比较严重。本对偷逃税款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为杜绝偷逃税的几点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65.
司马迁认为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是指政府应当根据社会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不应与民争利;有所为是指政府的行政管理和规范社会秩序的职能,即道德教化与刑罚制裁的职能。司马迁的这一思想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6.
二战期间,德奥制定的排犹政策迫使大批犹太人再次开始了大规模的逃亡生活,而中国大陆由于远离欧洲战火,自然成了当时犹太人逃避灾难的最佳地方,因此大批的犹太人或自发或有组织地来到中国避难。犹太人在华期间,中外各界人士对其进行了大量援助,使犹太人最终回到了他们的祖国———以色列。  相似文献   
67.
行政许可法在行政立法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实施对我国建设有限政府、廉洁政府、诚信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从而建立法治政府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但是由于法律规范不与社会相同步、既得利益集团的抵触及法律自身的欠缺,使行政许可法的贯彻、落实与实施将面临着挑战。阐述了行政许可法对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作用,并指出了实施该法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68.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八十多年光辉战斗历程,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机制,从体制上铲除腐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9.
李敏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8):26-27
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需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协调努力,树立教育产业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建立教育与市场的衔接机制,并将市场经济原则引入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70.
偷税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税务违法行为,应当具备主体、客体、主观和客观四要件,其中主观要件在理论和执法实践中最具争议性。依据偷税概念进行分析,从行为方式上讲,偷税本身均有主观故意的成分,因此,其主观方面也是故意的。从时间界限上看,认定偷税的时间界定应当是法律规定的申报期限。自查补报、虚开发票和认定偷税的时间界限等是执法工作中分歧较大的几个具体问题,研究认定自查补报是一种偷税行为,对虚开发票的行为人,只能按发票违法进行处罚,核定征收不能认定为偷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