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75篇
教育   817篇
科学研究   307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某城市工业区土壤汞(Hg)、镉(Cd)、铅(Pb)、砷(As)、铜(Cu)、铬(Cr)、镍(Ni)、锌(Zn)八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分布特征.定义了一个随机变量X表示采样点状态,它描述了各金属浓度在该采样点所占比例,具有分布P(X=i)=xiμg/1g=Pi.给出了自然区的熵H=-∑Pil...  相似文献   
42.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有了新的变化,且这些变化多与地方政府竞争有关,因此本文利用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两步SYS-GMM和广义分位数对环境分权和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 整体上环境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环境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明显;(2)从不同的分位区间来看,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呈现出“促进低污染,抑制高污染”的倒“V”型特征;(3)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分权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东-中-西”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抑制到促进的阶梯型转变。因此“央-地”政府应当利用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深化环境分权制度和地方政府竞争激励机制的改革,协调政府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环境事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43.
在消费者具有绿色选择偏好和政府提供绿色补贴情况下,考虑农产品绿色度对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影响,建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非合作与合作情形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微分博弈模型,基于HJB方程求得博弈均衡解。研究发现:无论是非合作还是协同合作情形,消费者的绿色偏好和政府的绿色补贴越高,主体产生的污染量越少、治污努力程度越高;政府补贴激励作用在非合作情形下失效,但在合作情形时效果显著;从非合作情形到合作情形,当政府补贴系数一定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治污努力及个体收益和总收益、农产品绿色度均实现了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44.
刘军  程中华  李廉水 《科研管理》2016,37(6):134-140
本文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产业聚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空间自相关性检验表明,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局部空间集聚效应。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产业聚集显著加剧了环境污染,表明当前中国产业聚集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大于环境正外部性;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最后,提出聚集区改善环境污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可用于城市空气污染预报的嵌套气象模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区域大气模拟系统 ,采用网格嵌套方法 ,发展了由区域尺度气象模式 (R αM )和城市尺度气象模式 (C βM )组成的嵌套模式预报系统 ,为空气污染预报提供必需的气象要素场。共进行了 5组预报实验 ,并分别与对应区域和城市尺度的两类静力平衡预报模式 :Eta模式 (区域尺度 )和M βM (城市尺度 )的预报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R αM和C βM预报结果更能准确合理地反映天气系统的实际变化规律 ,其预报效果明显好于Eta模式和M βM。建立的嵌套模式预报系统可为空气污染业务预报提供一个好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46.
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面源污染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分别从省域与区域层面探讨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中国近60%省域的农业技术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东部地区效率值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技术效率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长江中游地区处于较低水平;粮食主销区效率值最高,粮食主产区最低;农业技术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U型关系,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种植结构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7.
杨宇  何唯  李鹏  刘皓宇 《资源科学》2022,44(10):2100-2113
在快速城市化给环境带来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围绕中国典型城市群的城市化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聚焦胡焕庸线时空变迁而形成的“美丽中国中脊带”(简称中脊带)的城市化与雾霾污染相关深入研究较为鲜见。为此,本文利用2005—2018年全国314个地级市城市灯光复合指数(城市化)、雾霾污染(PM2.5)及其他方面的面板数据,借助ArcGIS厘定了中脊带及其东西两侧地区城市化与雾霾污染的时空变化,在STIRPAT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的理论框架下实证分析了3个区域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并及揭示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①受人口密度低等影响,西侧地区城市化推进速度上升趋势要远低于东侧及中脊带地区;②城市化与雾霾污染的关系在东侧地区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西侧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中脊带地区未呈现出显著规律;③在东侧地区通过人口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可缓解城市化对雾霾污染的不利影响,而在西侧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会加剧不利影响,中脊带地区人口集聚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不明显。以上结论可为建立区域联防联控的环境治理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强人口集聚规模效应等政策建议提供实证依据,并促进西侧地区高水平的现代化和高质量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48.
PCR技术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方法,其基本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的 DNA的复制,PCR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气体和土壤等方面环境污染的监测中,PCR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植物监测环境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植物在监测大气污染、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水体污染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0.
中国城市生活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的保障程度直接影响中国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制约着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2014年全国省会城市生活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会城市生活资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解释变异量为0.40),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0.14)和城市规模(0.11)。2)污染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规模(解释变异量为0.21),其次是经济发展水平(0.17)和气候(0.16)。因此,针对城市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影响因素,制定适宜的资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政策,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