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教育   76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出一种唯象的量子模型研究纳米磁颗粒膜在外磁场下的磁学性质 .用玻恩近似方法计算了两类不同磁相的颗粒膜的磁电阻 .结果表明 ,磁颗粒的平均散射截面随着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 ;巨磁电阻来源于传导电子与磁颗粒之间的与自旋有关的散射 .磁电阻随外磁场和磁矩的变化与已报道过的实验符合  相似文献   
62.
以模拟可见光为光源,在自制纳米Cu2O粉末悬浮体系中,以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反应为模型,研究影响亚甲基蓝光催化降解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为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当催化剂与亚甲基蓝溶液的固液比为5g/L时,太阳光辐照2h后,降解率能够达到92.46%,且加入H2O2、提高溶液pH值等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亚甲基蓝的脱色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63.
纳米 TiO2的负载是实现产业化的关键。对 TiO2近几年的负载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了不同液相负载方法对TiO2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负载方法的特点。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铈掺杂的纳米氧化锌.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4+成功掺入ZnO中,结晶质量良好,粒径约为10.7 nm;UV-Vis曲线有红移现象.产品的光催化活性以亚甲基蓝(MB)为评价模型,对掺杂比例、表面活性剂种类、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等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优条件.即最佳的掺杂比例为n(Ce):n(Zn)=0.05、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3.0 h.同时考察了染料溶液起始pH值以及催化剂的用量,光照时间等对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B溶液浓度为10 mg/L,溶液pH值为7~8、催化剂的用量为5 g/L、光照时间2 h后降解率可达85%以上.在上述条件下,催化剂对实际染料脱色率达87.67%,CODCr去除率为63.5%.  相似文献   
65.
纳米技术广泛应用于竞技领域可促进优化体育训练,创新体育器材和设备,改善运动机能,为竞技体育的飞跃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纳米时代竞技体育也面临影响运动员身心健康、体育竞争不公平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6.
以硝酸铁、硫酸钛为原料,以氨水为沉淀剂,通过共沸蒸馏法制备出结晶完整、粒径在4~8nm范围、不同掺Fe3 量的TiO2纳米粉体,并用XRD测试方法对晶体的物相和粒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在日光下催化降解水杨酸溶液,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入Fe<3 >可使TiO2纳米粉体的粒径变小,在日光下尤以掺入0.1?3 的TiO2的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67.
水解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iOSO4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 并对其进行XRD、BET、TEM研究 .结果表明 ,pH值与热处理温度对晶粒大小及晶型结构有很大影响 .在 5 0 0℃热处理条件下 ,pH =5时的纳米粉末比表面积为 10 1.3 9m2 ·g-1,粒径 10nm左右 ;pH =10时的纳米粉末比表面积为 95 .48m2 ·g-1,粒径 3 0nm左右 .在 75 0℃时的金红石晶型转变对粒径的长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相似文献   
68.
以纳米复合磷钨酸为催化剂,以桂酸和丁醇反应合成桂酸丁酯.结果表明,纳米复合磷钨酸是合成桂酸丁酯的良好催化剂;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2.0,催化剂用量为1.2 g/0.05 mol桂酸,带水剂环己烷为10 mL,反应时间为100 min条件下,桂酸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4%.  相似文献   
69.
以间歇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的工艺为基础,以压电超声波辅助合成为方法,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为目的,确定了超声辐照下纳米碳酸钙的合成反应罐结构及合成装置系统的设计,并探讨了超声波辐照下工艺过程各影响因素与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关系。图示了反应体系的传热、传质效果及与粒径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压电超声在碳化法合成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主要因素有料浆初始温度、C a(O H )2乳液浓度、C O 2的流量。在自制的装置中,制备出10~30nm 优质的纳米碳酸钙产品,为纳米碳酸钙粉料的生产提供了另种方法。  相似文献   
70.
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以及量子尺寸效应 ,使得材料的电学、力学、磁学、光学等性能产生了惊人的变化。纳米技术在精细陶瓷、微电子学、生物工程、化工、医学等领域的成功应用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使得纳米材料及其技术成为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被认为是 2 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