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Digital twins, along with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ata min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technologies, offer great potential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oday’s manufacturing paradigm towar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control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volves complex circumstances and a high demand for timeliness; therefore, agile and smart control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This paper proposes a framework and approaches for constructing a digital twin based o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ial IoT, machine learning and a practice loop for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physical factory and a virtual digital twin model to realize production control optimization. Unlik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control approaches, this novel approach integrates machine learning and real-time industrial big data to train and optimize digital twin models. It can support petrochemical and other proces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o dynamically adapt to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respond in a timely manner to changes in the market due to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 economic benefits.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rovides concrete solutions for machine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e.g., high data dimensions, time lags and alignment between time series data, and high demand for immediacy. The approaches were evaluated by applying them in the production unit of a petrochemical factory, and a model was trained via industrial IoT data and used to realize intelligent production control based on real-time data. A case study show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in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22.
充分挖掘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坚持特色化、学术性的办刊理念,开设特色栏目,依靠专业化的编辑团队,延揽优质稿源,为校企协同创新搭建平台,不仅促进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主办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服务功能的实现,也提高了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3.
在面向石油化工行业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尤其要注重理论与石油化工行业实践的结合,使理论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分解教学难点;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学生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24.
经过近7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现代石油化工产业体系。但是石油资源不足,原油产量无法满足下游石化企业的生产需求,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同时优质的烯烃和芳烃生产原料供应不足。近年来现代煤化工技术已取得全面突破,以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了产业化,使得通过煤经甲醇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成为可能。从战略层面和技术层面,采用创新技术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既可以保障石化产业安全,促进石化原料多元化,还可以形成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发展轨迹的研究梳理,对三种主要类型的产业创新系统理论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构建的不同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理论模型的研究分析,提出在构建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时应考虑的相关要点,并以构建中国石化产业创新系统结构模型为例,阐述了具体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调研合成橡胶、甲醇制烯烃(MTO)、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和煤合成油项目的科技转化案例.剖析了与社会资源结合,走社会化之路,是石油化工行业重大项目从科技研发到规模化生产的必然方式,并对这些重大项目产业化进程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坚持与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走社会化之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
本文分析了石油化工类高等院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面对的竞争压力,指出了目前该专业学生培养体系的不足.提出了针对.石油化工特色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了"社会直通式"培养模式,阐述了.理论与工程兼顾"的教学理念,并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具体改革措施的探讨.论文对新时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石化企业与城市环境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多家石化企业周围城市环境进行分析,针对我国石化企业环境的现状,利用化工工艺、分析化学和化工环保的知识,找出石化企业环境污染的弊端,借鉴国内外石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探讨改进石化企业发展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9.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融合,对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石化高职院校建设特色校园文化,必须积极借鉴和吸收石化企业文化,与之实现对接:夯实实训基地建设,营造石化企业的物质文化氛围;实施6S和ISO9001管理,形成石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机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内化石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方式;构建以铁人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弘扬石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最终形成以铁人精神为核心和灵魂的富有石化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30.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以专利申报为主要保护技术的时候,国外石油大公司已调整科技战略,利用知识产权诉讼规则,限制甚至扼杀竞争对手,抢占国际市场优势。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不熟悉国际诉讼规则,尤其是在利用和防御知识产权诉讼方面,缺少群体诉讼合力,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诉讼策略,致使许多企业被逐出市场,失去了发展空间。认识发挥石油化工产业集群合力意义,分析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知识产权诉讼中,涉外被控侵权案件多、诉讼费用大、专业性强、集群诉讼少的特点,提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集群知识产权的积极诉讼策略、防御诉讼策略及借鉴与保护诉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