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我国古典诗歌最早形成的文学样式就是诗歌。古典诗歌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形式,并形成与新诗相链接的趋势,这就是古典诗歌从松散走向格律化又向非格律的松散化发展。正因为有了这种发展,才使得古诗与新诗顺利地对接,甚至将在今后一定时期相互融合,形成诗歌新的发展方向与新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82.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地形地貌平面测绘工作越加重要,测绘工作亦越加频繁.为适应国家标准的新要求,作者提出了本城区可采用的两种测量方法,以供选择.  相似文献   
83.
关仁山的“平原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农村许多重大问题,密切追逐农村改革变化的动态和走向,剖解农民心灵流变和命运起落的历程,深刻地表现了农民走向自我觉醒、自我选择的确立自主人格和独立意识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4.
提高青年素质,应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入手。引导青年积极投身全球竞争,坚持艰苦奋斗,养成惜时习惯。  相似文献   
85.
战国秦朝洞庭平原中心城邑的产生及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中心地学说及“核心—边缘”理论,对战国秦朝洞庭平原楚秦势力主要聚居区及中心城邑作一讨论。从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分布及交通形势看,战国中晚期沅湘下游楚人主要聚居区有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即从沅澧向湘水下游转移。在此过程中,湘水下游的长沙由一普通县邑变为沅湘最重要郡城。沅澧下游的楚“采菱城”等城邑被秦军毁灭后,秦重新在此设郡县,其中沅水下游的临沅、索等县当与新出里耶秦简牍中的“洞庭郡”有关。  相似文献   
86.
彭士望的散文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真实有用”。为使文章“真实有用”,他提倡“意”、“法”并重,提倡素朴自然的文风;反对机械摹拟字雕句琢,反对学习股文。他评价了明代中叶以后很多散文作家,尤其是江西的散文作家。他对晚期浪漫主义思潮持批判态度。他提倡“真实有用”源于对明代后期“虚美相高”的学风和文风的反感,而这种反感又来源于对明亡教训的总结,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相似文献   
87.
发展农用林业,特别是发展包括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片林、村围林在内的平原林,对于调节农田小气候、促进农作物增产、提供农村烧柴饲料、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相结合的新型生态经济林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叙述了中原城市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CIS设计对中原城市文化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城市文化CIS体系构想,提出了进行中原城市文化CIS设计的具体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89.
《小团圆》是张爱玲创作后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复杂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诠释了人间冷暖,充盈着生命的悲怆情怀,集中体现了作者晚期小说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小团圆》所反映的其晚期创作风格的转变,一是内容上趋近平淡自然,二是语言上更加朴素化,又极具蕴藉性。  相似文献   
90.
《红楼梦》区别古今中外小说名著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中包含令人深思的哲理,思想上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封建社会末期的"盛世危言",是《红楼梦》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和谐统一的"融合剂",非佛而不佞道是《红楼梦》的辩证法思想之重点。《红楼梦》中朴素辩证法思想具有完整性、丰富性和鲜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