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3384篇
科学研究   275篇
各国文化   13篇
体育   52篇
综合类   134篇
文化理论   34篇
信息传播   32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340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1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红绿”融合发展,既“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又“以绿色发展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红绿”相辅相成,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内涵,并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多层面的互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中,“红绿”融合发展这一具象性的核心议题,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倡导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实现积极的视域融合,实现具有主体性的理论构建和话语构建提供了内生的实践动力和历史契机。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对“红绿”融合发展相关新闻传播舆论框架的构建,也应蕴涵在其重新阐扬中国文明传统视域,并把新闻传播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思维中。  相似文献   
22.
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和完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应该完成的任务,但是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似乎缺少足够的内外动力,故而改革进程缓慢。梳理并分析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难点,探讨并提出在类型定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中国职业院校学分制改革的路径与策略,确立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范式,使之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命题。  相似文献   
23.
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三教改革”贯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全过程,“三教改革”成效反过来检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成为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文章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为例,针对当前全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该校公共课部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短板瓶颈,努力探索“师德师风建设+三教改革”互融互促的八大有效路径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的成果与经验可供其他高职院校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4.
两宋之际洪适的《隶释》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献学著作,书中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碑刻资料。洪适以这些资料为基础,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释,从而使此书考证、校勘、补遗价值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25.
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要根据国情改革中国的社会组织,有效改善社会组织内部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效率,以及它们与国家和政府的关系,这给我们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组织及其与国家、政府的关系提供了新思维。西方多元主义理论认为,作为整体的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关系。然而,中国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国家的互依联盟实践表明,国家和社会组织之间也可能是合作共赢关系。国家和枢纽型社会组织构筑互依联盟的内在动力在于,互依联盟有助于确保双方获得各自所需的资源。互依联盟的国家法团主义本质,具有以下优势:促进国家社会的良好合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升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等。同时,互依联盟也存在以下不足: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政治化"和"行政化"倾向、抑制其他社会组织的成长以及发展方向的不确定等。因此,枢纽型社会组织应采取去行政化、社会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相互依存等改革措施,推进国家法团主义向社会法团主义转型。  相似文献   
26.
27.
近些年来,互文性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的重视,促进了语言学界对这一理论的探讨,但他们多是从批评话语的分析以及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认知理论等角度进行讨论。而互文性理论本身在语言层面上与汉语修辞格有许多相同的特征,本文将从它们之间的共同特征出发,探讨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袁松鹤在《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解析了欧洲学分体系中的学分转换系统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以期为我国远程教育领域学分互认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首先,作者介绍了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相似文献   
29.
《考试周刊》2017,(9):29-30
对于广大的语文教师们来说,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解放大量繁重的批改作文工作,是一个长期困扰老师的问题,本文对作文的新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探索,认为关键在于——打破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自己作文进行自改自评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写作知识教学"的提出为深化习作教学改革,增添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然而习作知识本体内容与特性还处在初步认识与初级阶段的探索中,当下迫切需要提供习作知识生成的土壤与本质特征的相关知识,比如: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互生性,习作知识依附于文本而生存,习作知识扎根于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