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历史上的叶公子高是对楚国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德才兼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悉心治理叶地,使其成为楚北重镇;他平定“白公之乱”,维护了楚国的稳定,他举荐贤能,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品质。成语“叶公好龙”所说的叶公并不是历史真实中的叶公。  相似文献   
23.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24.
"子虚"和"乌有"原是两个人,是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子虚赋》中杜撰的两个人物.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写道:楚王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调遣了国家所有的士卒,准备了众多的马车,带着子虚一起前去打猎.打完猎后,齐王问:"你们楚王的排场比得上我吗?"子虚回答说:"我只不过是楚国的山野之人,哪里见过什么世面.幸而当了楚王十几年的侍卫,时常跟随楚王一起出游,猎场就在皇后的后园,即使这样我还没有看完,楚国那么多的大泽胜景就更别提了!"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包山楚司法简的案件文书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即有类似后世"直诉"的诉讼程序制度实践,而且当时楚国的"直诉"程序已经较为成熟并应达到制度化的层面,楚国的"直诉"制度也可能正是同时期成书的《周礼》关于"路鼓肺石"类直诉制度的实践渊源。由此可以判断,直诉制度的成型应在战国时期,我们对汉唐时期直诉制度方才成型的传统观点,有必要进行再检讨。  相似文献   
26.
东周之世,由于传统礼乐制度的渐趋破坏,法律调控逐渐成为各诸侯国管理国家、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一种主要社会调控方式。楚国是一个注重法律调控社会功能,重视法度建设,法治文化非常发达的诸侯国,但由于楚文化的地域特色、民风世俗的传习以及特有的民族心理的沉积等多因素的交织,其法律调控凸现出浓郁的地域特征,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法治与礼治在相互冲突的同时,前者又受到后者的影响;法治中融合了诸多德治的因子,德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治的不足;法治与人治并行调控社会,战国后期,人治有愈演愈烈之势;此外,法治中承袭了许多神治的文化因素,神治成为法治的一个重要补充等。  相似文献   
27.
艾文仲 《寻根》2001,(1):20-24
陕西省白河县地处陕、鄂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县境北、东、南分别与湖北省郧西县、郧县、竹山县共界,西与旬阳县毗连。与竹山县交界的山脊上有一道长200多华里的城墙,块石垒就,平均高度3.5米,宽1.2米~1.8米不等。在垭口通道处留有城门,有的地段城墙上还修有雉堞、射孔、箭楼。1983年末,有报载认定这是“楚国长城”,一些海内外媒体也相继转载。  相似文献   
28.
河南固始:潘氏发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竟成  李新堂 《寻根》2008,(2):140-141
古潘国,是夏代初期所封的诸侯国,其地在大别山东北淮河之南,至春秋为楚国所征服。秦及西汉,古潘国地建置寝县;东汉,更名为固始,今为河南省信阳市领属。中华潘氏,是以古潘国而名的姓氏,固始是潘氏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9.
女娲氏造人的神话传说非常久远了,楚国伟大政治家和诗人屈原(约前340一约前278年),在其《楚辞·天问》中首次记载。经古代、近代史学家的不断探寻和研究,女娲氏已从纷纭的神话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人类的祖先之一。  相似文献   
30.
东周时期的楚国是一个比较重视以法治国的国家,其法治经验丰富,成效显著,被称为"国法行而纲纪立",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梳理总结,其法治经验主要有:法与时变,执法以严,刑德并重,法在人心。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高潮中,进一步审视东周楚国的法治经验,无疑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加强立法,努力提高法律质量;严格执法,致力实现法治公平;重视德治,积极夯实法治基础;抓好普法,大力营造法治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