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县城西南隅的西水坡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后称"西水坡遗址"),该遗址发掘出三组带有蚌砌动物图案的仰韶文化遗存,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其中第一组(45号墓)为一座蚌壳摆砌的龙虎墓,墓主头南足北,为一成年男性,其东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龙图案,西侧为一用蚌壳镶嵌的虎图案,据科学测定距今6460±135年。其中的蚌砌龙图案后被称为"中华第一龙"。西水坡遗址的发现在国内考古学界引起轰动,产生广泛影响。"中华第一龙"被公认为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的一项具有重要突破意义的考古收获,它不但具有重大的天文学价值,而且对于探索龙的起源、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等重要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大师费孝通曾为45号墓题词"龙虎兴华",著名考古学家邹衡题词"华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