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74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小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因此,教师的批评也就必不可少。但是,批评是一柄双刃剑,使用恰当能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与习惯,建立自律与自强;如果使用不当将使学生自信受损,更有甚者能够摧毁自信与自尊,造成学生性格缺陷,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那么,如何能让学生知错能改,更好地成长起来呢?  相似文献   
72.
加强对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3.
姜莉 《中学教育》2006,(5):49-49
说谎在少年儿童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不良行为。说谎在幼儿时期便已存在,通常可随年龄增长和适当的教育而得到纠正,但有些儿童由于环境教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对说谎渐渐习以为常,在性质上也与幼儿时期对说谎不同。进入学校后,说谎就会给老师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带来方方面面的危害。  相似文献   
74.
75.
农村初中问题学生道德教育方面有缺失,在课堂上出现很多不良行为,既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进程,也妨碍了其他学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诸多重大影响之下,也逐渐减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本文笔者通过对农村初中问题学生课堂上的许多不良行为的归纳总结以及产生原因的分析,探讨出预防和矫正此类问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6.
通过查阅文献、访问调查等方法,了解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找出师生间矛盾问题的关键,以寻求合乎学生心理规律并有利于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7.
从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来看,由于教育观念陈旧和父母教育子女的基本素养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家庭教育异化现象:家长们不重视帮孩子进行情感财富积累,不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及健康生存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导致了孩子认知和情感发展不平衡,学习观念的功利主义,盲目的崇拜偶像和缺少健康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不良问题。改变这种局面应更新家长的观念,发挥家庭在独生子女良好社会性的形成中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78.
每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都会遇到问题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着实考验每一位教育人的智慧。值得注意的是,"问题生教育只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应该是一小部分,不应该是一大部分。"[1]面对问题学生,如果教师管理方式不当,可能引起师生冲突,甚至家长介入,严重者可能被相关部门处理。教师不管,良心不安,简单地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隔靴搔痒,没有深入学生内心,触及不了灵魂,达不到教育实效。为此,采取一种有效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79.
严卷文 《教育家》2004,(6):58-59
“消弱”是一个心理学概念,它是指学生个体任何一种行为一连发生多次,都未能带来满意的后果,其强度、机率就逐渐减弱,不再发生,最后等于零,而从个人行为领域中消失。简单地说,有意忽视不良行为,对它不直接作反应就叫“消弱”。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