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6504篇
科学研究   405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219篇
综合类   211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46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688篇
  2013年   506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685篇
  2010年   589篇
  2009年   642篇
  2008年   795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456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80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1引言 工作压力是任何工作所难免的,当个体察觉到工作环境中的特性、要求、期望现象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个体感受到威胁或产生消极的情绪时,必须付出额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即形成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的产生,有其正负面的效应。正面效应即可让个人产生积极的工作态度,负面效应即会引发工作倦怠与精力耗竭的现象。个人与组织如果不重视工作压力问题,无法采取适时、适当的措施来缓解,负面效应就会大于正面效应;反之,如果能了解工作压力的来源与其影响,并能给予有效、合理的处理,则能化阻力为动力,对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将有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2.
梁衡 《新闻前哨》2006,(10):1-1
社会上的360行大概分成两大类,一类我称之为“个体性劳动”,不是个体劳动,而是说目的重在个人成就,方式也是以个人奋斗或以团队奋斗为主。知识分子的劳动也是个体性的劳动,第二类我把它叫做“社会性的劳动”,有很强的社会服务,劳动首先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服务。社会性的劳动主要是两类人,一方面是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就是大量的公务员;还有一类就是新闻工作。这些人的劳动一天也离不开社会,一开始他们想的就是为民众服务。  相似文献   
33.
我国电子资源引进的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电子资源采购的国际发展动态 ,分析我国电子资源引进的现状 ,根据电子资源自身的类型和特点 ,提出多元化、分层次引进电子资源的构想 ,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4.
丁宁 《出版参考》2005,(3):55-56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钱理群先生所著的《周作人传》.这部书在学界引起极好的反响.被公认为这套现代作家传记丛书中最出色的传记之一。该传最大的成就在于把周作人这个复杂的生命个体,放在杜会动荡不安、文化新旧交替的大背景上来认识,揭示其思想文化上的种种冲突.探讨其心灵的痛苦历程.描述其命运的变幻起伏,展示其渺小与伟大,从而引起人们对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35.
梁久辉 《职业圈》2011,(33):156-156
企业统计的概念 企业统计不仅要有明确的统计对象,而且统计对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总体,同时构成总体的个体数要足够地多,除此之外,还要求个体单位数也要足够地多。  相似文献   
36.
<正>一届学生中难得有几个学生能主动提问,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提不出问题.科学探究中大多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再猜想探究,可以说学生薄弱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已大大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谈谈己的几点看法.一、从学生的心理入手,让学生敢问学生只有认识到提出问题对人发展的重要性,从要我问到我要问,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内在推动.1.教育学生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37.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教育的改变将是根本性和颠覆性的。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新型互动方式中个体自我必然呈现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心理特征。目前对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教育技术的研究需要摆脱技术的视野,转向对教育技术的主体——学习者自身的认识和研究。本文拟从社会互动入手,分析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互动中个体人格所呈现的馈赠和分享精神、协同合作精神、利他行为增多、扮演他人角色增强的新特征,以期为基于新型社会性媒体的外语教学设计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8.
祝瑞松 《江苏教育》2014,(19):62-63
<正>众所周知,一所学校的发展是学校各个要素系统有序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在提升学校教育成效、促进学校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立校的根本目的是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发掘并重组各种资源潜力,有力促进整体与个体间的充分、自由、全面的和谐发展。对一所新建学校而言,在发展初期,当群体之间仍处于相互磨合阶段,学校文化对群体内在价值观的引导,对群体行为的规范,对个体心理的微调,都发挥着显  相似文献   
39.
从实践层面进行观照,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生成机制缺失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着重强调要关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40.
有人说,好的老师是指挥者、设计者、精神领袖,还有人说师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学习,教学观点必须要经受起来自多方面激烈的论战才能站住脚。基于此,我对讨论式对话教学中存在的九种迷思做了分析总结,以期与同行探讨。一、预设与超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和超越是教学的两翼,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