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7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日藏中国戏曲文献综录/黄仕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10日本作为历史上长期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在学习和接受汉文化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汉文文献遗存,散藏于各公私藏书机构的戏曲类文献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戏  相似文献   
92.
玉溪花灯从广义上讲包括玉溪县(今红塔区)花灯、华宁县曲艺形态花灯和澄江县松园花灯。从狭义上讲专指玉溪县花灯,本文记叙的是后者。 人们通常把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比喻为房屋的四柱,一个剧种或一个剧团要生存、要发展,首要的事就是要立稳四柱。玉溪花灯是云南花灯九个支派中的一个支派,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界定为“彩(彩调)花(花灯)系流”,  相似文献   
93.
正古老而神奇的徽州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而且还拥有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徽剧、目连戏、徽墨、歙砚、徽州三雕等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这些项目中,代表徽州民间音乐文化的就有徽剧、目连戏,以及即将申报的徽州民歌。其中,徽剧是安徽省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京剧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徽  相似文献   
94.
铃木虎雄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日本学者,以诗文研究擅长。由于受到当时日本研究小说戏曲风潮的影响,及与王国维的交往,铃木虎雄也曾一度对中国戏曲研究产生兴趣。文章梳理了铃木虎雄对中国戏曲研究的相关材料,从中发掘学术风潮对于学者选择研究对象的微妙影响。  相似文献   
95.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艺苑的一朵艺术奇葩,从最初的村野小戏到隋唐时期的参军戏、宋元时期的散曲和杂剧、明清传奇形成了以歌舞演故事的抒情诗剧体系。中国戏曲中的空间意识和意蕴世界,形成了独具中国美学特色的审美范式。王国维在《元剧之文章》中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昆曲《牡丹亭》作为明代传奇的顶峰之作,对中国戏曲美学表现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秾丽雅致的文学气息、蕴藉深厚的文人情怀、关怀生存和理想的现实追求都呈现出千百年来中国戏曲的审美理想,包含了作者对封建社会伦理的控诉和对社会理想、爱情理想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96.
世界上有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一是古希腊戏剧,二是印度梵剧,三是中国戏曲。而中国戏曲最为年轻,公元11世纪才登堂入室,但是它的生命力却非常旺盛。一个世纪下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叶茂,形成"唱、做、念、打"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戏曲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背景,无论从唱腔、服饰、舞美、表演以及文武场伴奏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表演形式也极具美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么一个博大精深、美轮美  相似文献   
97.
在20世纪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过程中,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无疑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因素。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得益于人才培养机制的转变,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广大知识阶层转变人生观念,从学而优则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戏曲研究学科在内的中国现代学术的建立扫除了障碍,从制度上解决了研究人才的培养问题。新的高等教育制度与学术制度是戏曲研究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有两代学人共同参与了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创建,第一代学人是中国现代学术的创建者与亲历者,同时也是戏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第二代学人是戏曲研究学科的巩固者和完善者,对20世纪后半期乃至当下的戏曲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经两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中国戏曲研究学科才得以真正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8.
1898年8月22日,一位来自东瀛岛国的青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古老土地,便迷醉于京剧艺术,从此倾注毕生精力看剧、听剧、评剧乃至写剧,这位近代日本研究京剧第一人就是听花。听花(1868~1931),本名武雄,号剑堂,日本熊本县人,东亚同文会成员,写诗多署其号剑堂,评戏则署听花,此二字取自听戏之听与花旦之  相似文献   
99.
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和 PPT 的设计巧妙结合,通过 PPT 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展示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在学习PPT 技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深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  相似文献   
100.
<正>我曾经和《孟姜女》的主演有13届中国戏曲梅花获奖者、国家一级演员、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百花奖的最佳演员、河北梆子非物质化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近20个头衔的彭蕙蘅主任搭档过半年,当时她主管教学,我做学生管理工作。半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彭蕙蘅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大气、才略、刚正、唯美、厚重,还有与生俱来的谦逊、和蔼、真诚、良善、淳朴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每天看着彭大师的月貌花容,听着她的浓美乡音,间或还有促膝长谈,或谈世间百态,或感人生况味,或论"唱戏做官",或曰生活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