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4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徐玲灵 《健身科学》2012,(12):37-37
在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中,太极拳以其质朴无华的独特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之厚爱。国家推广的太极拳套路中尤以24式简化太极拳普及最为广泛,习练者最多。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对步法进、退和转体动作中的虚实转换把握不好,虚实感觉不清晰。本人以24式太极拳为例,就弓步上步的虚实与转换方法,浅谈一下在多年教练工作中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6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现有武式太极拳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制定研究框架,开展问卷调查,围绕武式太极拳的习练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得出结论如下:①武式太极拳具有健身养生价值、娱乐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等,且较其它流派太极拳,其健身养生价值更为突出;②习练武式太极拳对个人而言,其主要价值包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学习知识、培养品德、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等;③习练武式太极拳对社会而言其价值主要有:促进全民健身,利于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63.
习武八戒     
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诞生、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其共有的显著特点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但因其门派众多,讲究各异,故皆非适合于所有人习练。喜好武术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以免走上弯路,浪费自己宝贵的时光。根据我几十年来的习武、教拳经验,认为初学武术者,应有八戒。  相似文献   
164.
修占,出生于1947年5月1 6日,吴式太极拳传人,多年来在山东致力于吴式太极拳的传播和发展。每天清晨,在公园里,人们都可以看到他辅导学生练拳的身影;每天晚上,他又转战广场,在那里指导学员们习练器械。在修占的小院里,经常有五湖四海前来学习的学员练习推手……修占站在院子的角落里,看着一丝不苟练拳的  相似文献   
165.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太极拳的三维理论,从崭新的角度更清晰明了地解释了太极拳的习练要领,更为全面地探讨了科学习练太极拳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6.
卢登平 《学周刊C版》2014,(7):202-202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太极拳的三维理论.从崭新的角度更清晰明了地解释了太极拳的习练要领.更为全面地探讨了科学习练太极拳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高中语文教科书新闻板块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应新的变化与目标,牢牢抓住实用性文体的特点,从文本阅读出发,掌握新闻基本构成要素,学会基本媒介语言和运用,能够正确判断和梳理立场观点,在获取鲜活信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交流,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初步的新闻写作,在学与练的交融中不断厚实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8.
中国武术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习练者水平的评价可谓众说纷纭,从传统武术的“用意不用力”到现代竞技武术的“量化”追求,都是在对评价标准找出合理的解释。然而,从武术评价的发展变化来看,表现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的拳意,是影响中国武术个性发展和评价习练水平的核心要素。从中国武术“意”文化特质入手,挖掘拳意形成的心理阶序过程和表达方式,找出拳意在评价中国武术习练水平中所呈现的核心要素,从而对武术习练水平的评价提供一种早已具备但未见理论的研究视角。研究指出:中国武术的“意”文化特质,是由技术之意、哲理之意、艺术之意构成,其在评价体系中分别以“拳种”和“拳意”的语系形式为表达。拳意的呈现是习练者与经验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在技术核心表达上,拳意呈现为知觉性,表达出一招制胜、点到为止的底层逻辑;在理论核心范畴里,拳意呈现为主动性,表达出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哲学素养;在文化核心阐释方面,拳意呈现为指向性,表达出含蓄化、陌生化的艺术形式。由此,拳意在外显与深层结构上达成的共识,共同造就了中国武术独特的文化审美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9.
网球习练动力系统对大学生网球习练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网球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网球习练动力系统的内外因素、内外动力联合体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习练动力影响因素的网球课程教学实践优化建议,旨在激发大学生网球习练的动力,为优化网球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