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日前,围绕如何在已取得成绩基础上增强紧迫感,认真做好下一步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指导小组会议选址在井冈山召开,意义深远。会议要求在新形势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中汲取营养,把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与推动今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促进我市普通高中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2.
范炯 《文教资料》2021,(4):71-72,113
井冈山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效的取得,是其内在运行机制效应发挥的必然结果。其中,包括话语应用机制、内涵隐喻机制、概念映射机制、主客体趋同机制,这些内在运行机制,在话语应用基础建构、内涵隐喻生成与传递、概念意义主客体映射、主客体实践行为趋同等方面,发挥了效应。  相似文献   
103.
李培荣 《青海教育》2013,(11):27-27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拥有一个巨大的精神宝库,古代的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民族精神,现代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鲁迅精神、雷锋精神、抗洪抢险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群体,  相似文献   
104.
1965年是毛泽东思想发生重大变化的年份,对党员干部队伍和常规教育手段的不满,使得毛泽东认为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保持党员干部的党性和社会主义觉悟。这种带有悲剧性的探索虽然失败了,但是其中体现出的那种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居安思危、相信并依靠群众的思想依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和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5.
看过《集邮博览》2011年第七期上刊登的陈康先生《沿着革命的足迹——走进邮票上的革命圣地》一文,为陈先生对历史上的革命圣地在新中国邮票上再现的研究表示敬佩。但是,对其在文中所说:井冈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在地”则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06.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是新世纪创作的一部反映我国革命题材的优秀舞蹈作品,其采用声乐、舞蹈、戏剧、朗诵、情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它是一部红色的史诗,体现了井冈山精神,完美诠释了音乐美、舞蹈形式美,彰显了舞蹈史诗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7.
徐州市小海燕记者团夏令营的第五天,有幸参加了井冈山江西干部学院举办的“井冈山精神代代传”互动报告会,其中一幕场景让小记者耳目一新,一位阿姨边走边唱“红军阿哥你慢些走味,小心路上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  相似文献   
108.
当代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意志力与信念,明显呈现出底蕴不足导致挫折承受能力缺乏的状况。许多大学生徒有虚表。如何担负起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优越的条件下,大学生轻易地被挫折击倒,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在于,当下大学生的信念和精神不能有效地支撑和指导其战胜甚至面对困难挫折。在挫折面前,手足无措。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笔者对井冈山精神有了一些简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9.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  相似文献   
110.
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1921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座楼房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秘密召开。各地的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了12名代表出席,他们代表了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