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6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古典传记传记文学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传记”的概念演变经历了由包括解经、纪事、写人这样一个复杂、模糊的界定阶段,到单指记述人物真实生平事迹的散文著作这样一个明确单一界定阶段的发展过程。文章沿着这条线索进行四溯探讨。记述人物真实生平事迹为界定标准,梳理古典传记的发展脉络及其各个朝代的发展特点和因承关系。  相似文献   
62.
清代戏曲家张坚一生著述颇丰,尤以《玉燕堂四种曲》知名当世。然而后代岁月流转,资料湮没,人们只知其曲而不知其人。今裒辑资料成张坚传记及年谱简编,以期为治曲考古之助。其间对于张坚生平事迹、家世背景、与鄂尔泰之因缘、与袁枚和杨潮观等人之交往一一考索,于张坚一生际遇及心态演变也做了相应描述。  相似文献   
63.
“冯小青传记”的创作几乎贯通了明清“冯小青现象”的始终,参与创作的文人至少十七人,现存十四则流传于世.文人在“冯小青旧传”的基础上对其人其事进行了演绎.在对“冯小青传记”的演绎经历了明清之际的文人化、清代前中期的才子佳人化之后,冯小青其人在清后期的“后传”中确立了恪守家礼的贤妻形象.这些演绎蕴涵了文人思想、情感、价值取向与时代社会对于文人心理的投射.  相似文献   
64.
宋濂在元明易代时期撰写的那些带有史传性质的自传作品,反映了他内在思想的阶段性特征。就其自传材料中对“古文辞”写作的不同感悟,宋濂表现出三个阶段的思想取向:年少时转益多师,以读书习文、热衷“古文辞”而文名远播;行至中年,对写作“古文辞”有所悔悟,从对外在功名的追求转向学问之道;步入晚年,疲于文字应酬,文风趋于保守,对“文辞”既悔且恨,整体生命转向自我的内在深省且有明显的保身远祸的心理动机。宋濂的思想世界存在着一以贯之且多元互动的思维脉络,可视为元明王权社会下江南知识群体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65.
传记文学《伟大的悲剧》在写作手法上重点采用了想象、推理与摘引。而对这三个部分的构成成分,应该引导学习者厘清,以便清晰体现“科幻”与现实;赏析传记,则可以尝试从文章的细节入手,揣摩事件真相的端倪;关照作者的立场态度,分析传记的价值观取向;审视写作对象的“道具”,体会传主的精神状态;在正常与异常的对比中,寻找文学典型和非典型意象几个关键点,多方位发掘文章主旨和探寻传主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6.
正二、直面成长烦恼,疗愈受创心灵大凡一个人来到这世界上,都不免面临一种童年的困惑、青春的烦恼,乃至中年的郁闷和晚年的焦虑。好奇多动、随兴任性与家法世规的纪律束缚,大概都曾严重地困扰过每个人。阅读传记佳作,则足以令其通过别人的镜子照见自己曾经的郁闷,让受创的心灵获得一定的疗愈。  相似文献   
67.
汪道昆对司马迁《史记》的学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对其史传观念的继承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必信而传,必征而信,在散传写作中坚持考信征实的原则;二、赞扬循吏,提出养民的观点,以检讨明代吏治;三、肯定商业,提倡以儒侠之义节利;四、秉承平民史观,为平民阶层尤其是女性作传,具有补正史之阙的重要意义。此论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汪道昆散传与《史记》的亲密关系,同时对其散传真实性、批判性、时代性等个人特点的揭示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8.
马铃薯传奇     
《全国新书目》2014,(9):17-18
这是国内第一本从历史角度、以传记的表述方式,讲述马铃薯如何被发现、驯化、传播到全球的图书。书中有许多关于马铃薯的传奇故事并配了部分插图,后半部分还写了马铃薯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和马铃薯的吃法,是一本轻松有趣的马铃薯传记、知识性读物、科普读物,适合马铃薯产业从业人员、学生及一般大众阅读。  相似文献   
69.
正老科学家传记学术文献资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笺草释木六十年:王文采传胡宗刚著定价53.00情系粱菽:卢良恕传宋彬著定价56.00元.为了孩子的明天:张金哲传夏媛媛著定价39.00元.梦想成真:张树政传程光胜著定价36.00元肝胆相照:吴孟超传方鸿辉著定价79.00元行有则知无涯:罗沛霖传唐静著定价:59.00元新青胜蓝推所盼:陆婉珍传褚小立著定价68.00元合章可贞:秦含章传杨丽凡著定价:45.00元  相似文献   
70.
论传记文献的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记是我们研究历史、评价人物的重要参考资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当前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献中,传记文献占了一定的比例。但由于传记作为一类特殊内容题材的文献,及其多种体裁和多种写作方式的特点,使得传记文献的进一步分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正如《新大英百科全书》所说;“传记的分类是困难的。很明显,写传的方式多种多样,各样方式又往往互相渗透,因此至今尚无公认的标准对传记加以分类。”目前,我国主要根据写传的方法划为两大类:历史传记与文学传记(亦称传记文学)。(一)关于历史传记的特征,从研究的内容来划分,主要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