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30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35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911.
靳秀兰 《山东教育科研》2014,(14):I0005-I0005
社会交往是社会发展与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交往既能不断深化发展完善自身,又能促进整体社会生产力的创造提升。社会交往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得社会交往变得愈加重要。作为当代大学生,不能够只局限于小我,要勇于社交,敢于社交,善于社交,增加社交经验,增强社交情商。  相似文献   
912.
《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典籍不仅包含着关于天人之际的玄思义理,还有丰富的修身思想.《中庸》开篇关于天命、性、道、教的阐述可以视作修身教化的指向,也体现了“修身”在《中庸》中的重要地位.《中庸》的修身思想以“诚与中庸”为修身之总纲,以“礼”与“和”为修身之关键,同时又有着三达德、五达道的具体德目要求.《中庸》的修身思想专注于“切中伦常”,并注重道德主体之自觉,这对于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13.
朱兴路 《现代语文》2010,(11):138-139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命题作文备受青睐,话题作文风光不再。在这一新形势下,如何写好自己的作文呢。审题是第一关,命题作文对审题的要求要高于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往往很宽泛,只要扣住话题即可,而命题作文,不仅要注意品析题目中字词的含义。  相似文献   
914.
科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发现规律、创新理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探索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是其基本任务。我们经过几年的调研、探索,创立了大学生成长成才双螺旋理论。  相似文献   
915.
《袁氏世范》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氏世范》是堪与《颜氏家训》相媲美的家训作。其显特点是强调以均爱睦家、以和易处世、以公心理财,提倡教于幼、不废学、使有业的成人原则与合于情理、约于法度的行为准则,要求人们修身向善、克己持德等。所有这些都是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不可多得的化资源。《袁氏世范》不重说教、立足于日用伦常,其入情入理的家教方法也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相似文献   
916.
《中庸》是一本论述如何达到儒家最高道德修养标准的条件和方法的书。就其"君子之强"进行思考和研究,挖掘其思想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17.
蔡元培修身思想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及其西方先哲思想的影响。他在参考了古今中外智者有关修身看法的基础上作出了关于修身的创见。蔡元培认为,修身的关键在修德,修身的要义在于追求积极道德,修身的目标在构建国民健全人格,良好道德的养成仰赖于不断自我教育。蔡元培修身思想虽然形成于百余年前,但是它表达的关于青年学生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观念却是永恒的、普遍的,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18.
中华武术具有防身、健体、修身、娱乐等多种文化特征,其中武术的修身性文化特征又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相交融,更能积极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19.
我国自古有"无讼"的观念,"无讼"由孔子提出,由历代儒者阐释发明.其体现在社会秩序的实际运作中,已经成为"合境"安定的重要标识,并转化为宗族治理的重要理念.乡土社会的"无讼"特征在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一书的论述中尤为明显,在他的笔下,乡土社会的"无讼"实践有两大特征:那就是熟人社会下的差序格局和礼治秩序,两者的核心是...  相似文献   
920.
廉德思想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未引起充分的关注。朱熹在理学的视域下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廉德思想,他信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倡导节欲修身;掘发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主张以廉养民;坚守“以天下为己任”的基本立场,提倡廉洁政治,惩治贪官。这些廉德思想在他的为人处世、为官为政上亦有所体现。目前,我国正在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探索廉政建设的正确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朱熹的廉德思想对当今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