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6篇
教育   3367篇
科学研究   683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45篇
信息传播   111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孙康 《上海集邮》2016,(4):33-35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Federal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简称SCOTUS)是美国联邦法院系统的最高审级和最高审判机关,1790年根据《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成立,设于首都华盛顿。最初由首席法官1人和法官5人组成,后来人数几经增减,现在由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的9名终身法官组成,其判例对全国有拘束  相似文献   
8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运用分析的方法揭示和描述法治的内涵和功能。运用综合的方法,从制度生产力理论的角度,研究法治的制度生产力,并提出完善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3.
《民法总则》第一百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利益"为民事法律保护的独立对象,为"利益"在司法实践中的可诉性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与新的保护路径。民事"利益"具有独立内涵,是获得独立法律保护的基础。我国当前民事"利益"司法保护有三种基本模式。对于有独立保护必要的民事"利益",应当积极探索独立保护的司法原则及路径。  相似文献   
84.
中国宪法司法化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宪法不具有可司法性或可诉性,因而总是面临这样一种质疑:宪法是不是法?如果是,又为何不具有任何法律所必备的可司法性或可诉性?这种质疑极为严峻,因为它所涉及的不单纯是宪法的法律属性问题,而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民的共和国”,是不是在真实的意义上实施宪法、落实宪政的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宪法司法化在我国的实现有其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5.
深圳推行的以"去行政化"为基本目的的法官职业化改革,标志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其所开展的基层试点呼应了中央高层的相关制度安排,其在试点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探索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于其他地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6.
在《刑事诉讼法》有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规定中,只有原告、被告,并且对原告和被告的资格作了明确的规定,而在司法实践中,众多的涉及人身损害的刑事案件中,特别是涉及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件中,医疗救助机构垫付了医疗费用,却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没有诉讼地位,只能另行起诉,不仅增加了医疗救助机构的救助成本,使得医疗救助机构的救助能力降低,而且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因此,试图从人身损害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诉讼主体地位着手,着重就医疗救助机构在交通肇事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诉讼地位的确定以及法律适用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7.
坚持独立审判原则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独立审判原则必须正确认识人大对法院审判权的法律制约,防止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涉,坚持法官司法独立制度。  相似文献   
88.
我国现阶段侦查构造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既不符合刑事诉讼理念和目的,又与审判构造和诸多诉讼原则相冲突。应当通过引入中立司法审查和加强犯罪疑人权利的方法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89.
论受贿罪中的"为他人谋取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得以成立的构成要件之一。该文分析了“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受贿罪构成之要件的诸多弊端,即造成刑法理论上的冲突,带来立法与司法上的困惑。从而得出结论,不应以其为受贿罪的构成要件,而应作为一个量刑情节。  相似文献   
90.
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是美国法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早在历史上的制宪时期,汉密尔顿对之就有过阐述。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为司法审查制的形成创造了起点,其最终确立是美国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实践历史演化的结晶,同时又与美国独有的宪政文化、体制不可分离。他国要想移植,必须使之适合本国的政治经济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