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8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99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防疫常态化的后疫情时代下,充分了解线上啦啦操参赛选手的参赛动机,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办赛模式下的体育本体目标,进一步赋予体育教育新内涵,提高大众在后疫情时代下的体育适应能力。方法:针对190名参与2020-2022年线上全国啦啦操联赛广州站的选手,利用体育参与动机问卷(PMQ)调查探究其参与动机水平。结果表明,在性别差异维度中,男性参加线上啦啦操比赛的动机表现为更注重健康/状态■;在不同参赛项目中,技巧啦啦操参赛选手的动机表现为更注重团队/精神■;在不同年龄组别中,儿童组的参与动机表现为更注重团队/精神(F=4.402,P<0.05)和友谊(F=3.180,P<0.05);在不同参赛地区中,深圳地区参赛选手的动机表现为更注重团队/精神■。结论:线上啦啦操赛事的参赛选手主要是以项目本身的团队精神文化为赛事参与的内生驱动力,因赛事由线下转为线上,致使赛事社交属性被削弱,参与动机维度单一、水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2.
啦啦操、健美操竞赛规则评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对啦啦操与健美操竞赛规则评分因素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啦啦操在动作完成、动作编排、艺术表现、总印象等方面与健美操评分因素的区别。有利于广大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啦啦操的训练和比赛,以促进我国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啦啦操近10年左右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啦啦操项目的相关学术研究数量较多,涉及范围广泛,但文献发表的刊物水平较低,立意不够新颖、研究方法过于简单、样本太少,工作量不饱满、缺少跨学科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参加山西省大学生竞技健美操比赛的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采取的应对方式进行分析,采用竞赛失败应对方式问卷对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和参加运动会次数等均对学生运动员竞赛失败后的应对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5.
通过文献资料法、图像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将国、内外舞蹈啦啦操队伍在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中的旋转类难度动作进行对比分析,从旋转类动作旋转技术、难度的选择等基本要素,力图探究中国队与优秀队伍之间的差距和差异,从而使我国舞蹈啦啦队难度动作的技术更加合理、完善,比赛成绩得到提高,缩小与国际强队之间的距离。同时为我国舞蹈啦啦操教练员对成套动作的编排训练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啦啦操具有强身健体、塑造形体美及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特性,对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首先阐述了啦啦操的主要作用,其次研究了啦啦操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福建省6所高校学生学习啦啦操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为福建省啦啦操运动更好地普及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高等院校竞技啦啦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研究得出高等院校的竞技啦啦操运动员在赛前易出现缺乏自信心、焦虑、易受外界因素干扰、应变能力不足、情绪波动较大等心理问题.本研究期望通过研究分析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特征,为高等院校竞技啦啦操赛前的心理干预提供一些启示,并希望为我国高等院校竞技啦啦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丝力量.  相似文献   
109.
彭益波 《教师》2014,(12):29-2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颁发,为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蓬勃发展带来契机。其中,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学生自主性小群体体育活动团体——啦啦操社团,以其积极的自主性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锻炼途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0.
高校啦啦操教学中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项目特点,以基本动作为主,创设有新意的形式进行教学,注重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开展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表现力,充分发挥出啦啦操的时尚个性,以更好地促进啦啦操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