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1篇
  免费   7篇
教育   806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99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通过对共产国际如何与孙中山国民党建立联系、发展及对中国国民党的影响的论述,阐释了中国革命初期,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影响,及对中国共户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2.
1从大陆到香港1948年秋后,中国巨人的每一个关节都在呻吟。然而,国共双方不曾预料的突来崩析,还要等到下一个年度。但是,失败的消息,却已经预告了。无数股暗流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推送,谣言像黑死病一样在传播……  相似文献   
83.
看完余华的《活着》,我的脑海里不时回旋着这样的画面:炊烟在农舍的屋顶上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田野上只望得见两个身影——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远处,传来了老人沙哑的召唤声:"福贵,快回家了。"那个叫福贵的老人就是《活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整部小说是围绕着他曲折的人生经历展开的。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每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把家产都挥霍一空。父母含恨离世,老婆也被丈人接回。当他终于浪子回头,想用自己的劳动来养活家庭时,却又不幸被国民党部队拉去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84.
复兴社是蒋介石亲任社长的国民党最早组织的两大特务组织之一,其重要活动都要向蒋报告,下面几份报告虽然简短,但反映出复兴社在抗战爆发前后活动的一鳞半爪,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85.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由孙中山创立。其前身为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联络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成立后,先后发动了萍浏醴、七女湖、镇南关、黄花岗等起义。  相似文献   
86.
议论文是学生在各级各类应考或平时练笔中选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体。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是因为不能恰当或综合运用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  相似文献   
87.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日烽火燃遍大半个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即西移至重庆,一时间,各院校、工厂络绎西迁,各党派和文化界领袖人物、知名人士汇集山城。1939年7月20日,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陶行知先生在重庆北边的合川县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创办起育才学校,接纳来自15个战区和灾难省份的100多个难童入学就读,揭开了大后方战时教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8.
试析武汉会战中大别山南麓战场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我双方的战略部署和投入的兵力来看,大别山南麓战场是敌我攻防的战略重点;大别山南麓战场的防御阻击战历时3个月,延缓了日军对武汉的进攻;大别山南麓战场较好地运用了阵地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术,在局部战争中赢得了一定的战争主动权。  相似文献   
89.
李辉 《寻根》2000,(3):33-39
当上海街头的革命,一夜之间被阉割淹没在血泊之中时,千里之外的武汉,由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组成的革命政府,却仍然高扬着旗帜,仍被世人看做中国大革命的“首都”。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一方面,武汉革命政府受到苏联  相似文献   
90.
褚静涛 《历史档案》2004,(3):111-116
台湾从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地区成长为引人注目的新兴工业化地区,学术界均认为得益于国民党制定了较为务实的经济发展政策。事实上,国民党在台湾推行的以公营事业为基础、民营事业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并非一蹴而就。笔者根据海峡两岸公布的档案史料,就陈仪在台湾建立公营事业的经过及挫折探讨台湾发展民营事业的政策取向的形成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