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63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serra 《网球》2008,(4):58-62
波拉德的故事几乎就是早期希腊精神的象征:奥运会模糊着人和神之间的界限,选手在竞技中找到自己的个性,大地也因此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702.
杨华 《新体育》2007,(6):56-57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把体育与娱乐、政治、科技、艺术并列为构成世界的五大元素,想必是出于突出体育运动地位的考虑,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体育在与其它四种元素的融汇中会产生出那么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意想不到的故事。  相似文献   
703.
《奥林匹克宪章》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法,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全面体现,是奥林匹克运动的行为准则。《宪章》是国际奥委会为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所指定的总章程和总规则,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的国际单项运动联合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奥运会组委会以及洲际或世界性的国家奥运会协会所遵守。因此,我们要全面学习和了解奥林匹克运动,我们必须对《宪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04.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为此,四川省人民政府组织全国部分著名书画家,集体创作一幅长50余米的大熊猫长卷并由著名国学大师文怀沙题《吉祥图》,作为省政府赠送国际奥委会的礼物。顿富大熊猫绘画经验的国画家任伟是主创者之一,其笔下的大熊猫憨态可掬,栩栩如生,让人阅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705.
邓是我本世纪见过的最好的运动员,她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最有力的诠释者。——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寒假的一天,趁着邓亚萍回郑州探望父母兄长的机会,我和  相似文献   
706.
《时尚球类》2005,(3):17-17
7月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新加坡表示,滥用违禁药物及缺乏高水平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是棒球被“赶”出奥运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07.
陆平 《体育博览》2008,(1):38-39
"蝎子之争"作为国际奥委会前任市场总监的麦克·佩恩曾经在他的自传中回忆历次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拍卖的经过.这样的拍卖被他戏称之为"蝎子之争"。通常情况下在大型的国际赛场上.主席台两侧的最好位置往往并不售卖,而是留给广播电视评论员们。但是.没有哪个主办者会为失去这些最佳位置的票房收入而后悔.因为他们知道.坐在那里的人们所带来的将是巨大的经济收入和难以数计的社会影响。电视转播在现代奥运史上举足轻  相似文献   
708.
电视介入奥运会,最初的动力来源于人类想超越时空传播体育比赛的渴望。但电视的商业价值很快成为奥运会组织者的兴奋点,电视机构的热情使电视转播权成了国际奥委会的支柱产业,现代的奥运会可以说是电视和体育比赛完美结合的产物。萨马兰奇曾自豪地说:“随着电视介入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新纪元开始了。”《奥林匹克宪章》的第49条明确指出,奥运会现转播播具有娱乐性,作为转播权的惟一拥有者,国际奥委会可以授权承办国组委会负责销售,并与对方收入分成。此外,第49条还对电视台播报奥运新闻做了限制:  相似文献   
709.
王正廷在从事外交活动之余,热心体育事业。在远东运动会历史上,他曾积极参与组织在上海举办的第二、五、八届大会,并带领中国代表团参加其他数届运动会,对于促进中国及亚洲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表彰他对亚洲体育所作的贡献,1922年国际奥委会将王正廷选为奥委会委员,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位奥运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710.
新书讯:《CEO品牌之道》通过对奥林匹克这一全球领导品牌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品牌创建活动正从品牌形象塑造向品牌化组织建设转变,从品牌营销向品牌资产经营转变,书中首次提出的中国品牌全球化战略定位设计对意欲品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也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国际奥委会一位官员对本书的评价是:本书对奥林匹克品牌管理的研究将会对中国品牌全球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