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5篇
教育   6304篇
科学研究   138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462篇
综合类   514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87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6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304篇
  2014年   1021篇
  2013年   878篇
  2012年   885篇
  2011年   1022篇
  2010年   947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1026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都市报中的老年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正朝老龄化社会发展,大众媒体是怎样描述和塑造老年人群体形象的?这些描述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重庆作为直辖市,又和成都同时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显然在不断加深。那么,重庆报纸的内容是否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趋势?这种视野和趋势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3.
建设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与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伟大历史任务,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基层行政村(社区)管理工作是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行业、各部门都应该为基层村(社区)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作为档案部门,更要努力工作。对此,我们无锡市锡山区档案部门作出了积极的尝试。  相似文献   
54.
农民工媒介失语现象的经济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阶层加大了对资源特别是权力资源的追求。以大众媒介为主的文化产业也成为各个阶层争相追逐的资源。文化资源拥有的多少决定了一个阶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声音的强弱,这种声音即是话语权,媒介表达的权利。农民工由于本身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在事实上的低下,文化素质不高,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格局,使他们和城市市民形成较大差距,并被孤立在城市中,没有话语权。  相似文献   
55.
最近,杭州、上海等18个城市相继出台救楼市政策,10月18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深圳召开的"中国市长论坛"上又表态支持地方的动作,看来会有更多的城市参与救楼市风潮.  相似文献   
56.
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于2007年10月全新亮相。这是教育科技频道和公共·新农村频道实行整合运营后,发挥整合优势的具体举措。改版后的公共·新农村频道重拳推出了一档60分钟的城乡互动、服务性新闻直播品牌栏目——《新7点》。每天晚间7点播出的《新7点》,着力体现城乡新闻联动、专题新闻行动、服务新闻互动,以  相似文献   
57.
徐神 《中国广播》2008,(3):77-77
《夕阳红》栏目是四川宜宾电台2007年4月30日开办的一档老年广播节目。每天7:00~7:30播出。  相似文献   
58.
张维芳 《青年记者》2006,(12):38-38
于“五一”长假黄金旅游周期间,即2006年5月5日,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以极其醒目的黑体大字标题,刊登了宋庆祥同志采写的《聊城:城乡处处好风景》一文,我一口气读完,备感亲切,深受鼓舞!这篇通讯文字不算太多,篇幅不算太长,但分量却很重。它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了聊城  相似文献   
59.
2005年12月19日起,北京晨报用图表加文字介绍相配合的形式。推出“十五成就系列专题报道”——《北京新版图》,到27日已经刊出5次,每次都是一个整版的篇幅,系列报道了北京市推进郊区城市化,迈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打造宜居生活城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把握奥运商机促进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60.
郝爱芳 《新闻前哨》2006,(8):104-104
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