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6篇
科学研究   17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章以中共十五大报告和江泽民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构建理论为逻辑起点,揭示了中国化的新理念和新境界。认为,社会主义化建设与精神明建设密不可分;在建设先进化过程中应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化和外来化;在各种化思想激励下,应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来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化;对此,高校担当重任等等。  相似文献   
32.
1934年6月4日,鲁迅写《拿来主义》一文,主要谈怎样对待外来文化。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明确。一、鲁迅反对“送去”吗?研读鲁迅对“送去主义”危害性  相似文献   
33.
中国传统文化以仁爱、孝悌、忠信、和平、谦恭、中庸、因循、团聚、勤俭、自强为美,并以此标准评判社会、领导人生。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然而唐代外来文化猛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唐代文学,使唐代文学逐步融入了世界文学的大潮。  相似文献   
34.
绘画作品创新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绘画作品是否具有审美内涵,关键在于创作过程中对创新的把握。创新不是突发奇想的简单思雏创造过程,作品创新与创作心态、创作个体的自由意识、传统绘画、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四个方面有很深的联系,四个方面对绘画作品的质量好坏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35.
中国和韩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两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矛盾.韩国通过加强学校公民的道德教育,发扬民族文化特性和精髓,较好地处理了吸收外来文化、重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问题.研究韩国的学校公民道德教育,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民族。日本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或称每个时代,都可以以其吸收外来文化的高潮来作标志。但是日本并没有走向全盘外来化的道路,而是一次次走上飞跃式发展的道路。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并且不止一次地面临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应该说日本的经验,对我们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37.
在当今改革开放的中国,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需要面对事实进行理性思考,作出选择,避免陷入类似“第一推动力”的思维误区。“传统文化”成为思考的问题对象是因为现实中面临着社会道德重建的问题。回到传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传统既不是负担,也不必固守不变,而是应当作可供开发的文化资源。不能因传统而作茧自缚,也不能因外来文化而妄自菲薄。现实中西方文明正逐步地融入我们的传统中,这正是当代历史的启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发展,进行不同文明的充分对话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普世价值”这一概念具有预设性,只是理论的抽象,社会发展的现实路径总是在各种可能性中得到选择。面对当代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中华民族要有充分的自信,结合现实国情进行自我确证,以开放的胸襟完成社会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38.
徐朝霞 《湖南教育》2009,(10):50-50
有人曾做过调查,目前,我国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在普通小学占到了45%,这表明他们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他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他们和学生一样没有感受过先辈们激情燃烧岁月中的爱与恨。他们或许不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前出生的人那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罗盛教等英雄人物形象,曾是那样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两个水族村寨的田野调查,比较了两个村寨的民族习惯法及其不同变迁路径.在不同的外来文化冲击下,少数民族对其自身的习惯法体系及其维护机制的认同程度并不一样.在研究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时,必须注意到即便同一民族内部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0.
全球化背景下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阻挡,外来文化的输入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我们须以正确的文化心态和我国民族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来积极吸纳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在文化模式选择上,妥善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继承、吸收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参与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竞争,大力发展体现中国文化先进性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