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教育   1336篇
科学研究   289篇
各国文化   52篇
体育   6675篇
综合类   311篇
文化理论   22篇
信息传播   3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50篇
  2010年   692篇
  2009年   705篇
  2008年   852篇
  2007年   694篇
  2006年   730篇
  2005年   556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296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自我校正练太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日:“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格言说明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正确看待自己。能明白自身的错误,又能改正,事业才能成功。求太极功夫,也不例外。根据我教学太极拳的体会,应让学者明白知错能改的意义,积极主动改正自身坏习惯,从而养成正确的习惯。怎样知错能改呢?下面谈谈我的教法。  相似文献   
62.
哲罗鱼属于鲑形目,鲑亚目、鲑科,哲罗鱼属,共有5种。分布于原苏联、蒙古、日本、朝鲜和我国等诸水域,以原苏联和我国的数量为多。一些国家和民族对哲罗鱼很神秘,喀纳斯有红鱼的传说,在日本也流传哲罗鱼的神话。日本人对哲罗鱼就像中国人心目中对麒麟一样,有一种神秘感和吉祥感。据说日本的北海道有远东哲罗鱼人河产卵的种群,数量极少。钓鱼爱好者不惜重金前往垂钓,结果往往败兴而归,故称之为“幻觉鱼”。  相似文献   
63.
燕侠 《中华武术》2002,(9):34-35
7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汇集在汾河岸边的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切磋拳艺,传递友谊,共同庆祝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成立20周年。在与会的来宾中,最受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关注的是各个门派的太极拳名家们,他们在百忙之中应邀出席了大会,并做了精彩的太极拳表演.让人们欣赏到了精湛的太极拳技艺。六大门派的太极拳名家会聚晋阳,体现了中国太极拳界的精诚团结,汾河湾上访太极名家,我自然不会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64.
马虹 《中华武术》2002,(12):26-27
庇身锤又称披身锤。为“击前打后”之法。全式用法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对付身后搂抱我的敌人,旧称“神仙大脱衣”;二是对付从正面进攻的敌人。  相似文献   
65.
文章根据素质教育有关理论,对在太极拳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从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入手,以改进教学方法为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6.
广州,人群熙来攘往的天河体育中心有这么一班人,不管是流火烁金的三伏,还是寒气逼人的三九,都在舒展拳脚,刚柔相济的陈式太极拳,被他们练得中规中矩,伸展自如。带领他们练拳的,是一位很结实、威武中透着憨厚的教练,他的名字叫张三利。  相似文献   
67.
孙建国 《武当》2005,(1):15-15
“太极拳势概要图”摘录于恩师李锦藩所著《太极拳秘谱》之中,其图言简意赅,深刻地揭露了太极拳的要法、要领之精髓,一目了然地阐释了太极拳妙用之真谛。将整套拳理拳势概括无遗。谱中曰:“先伯曾祖亦畲公走架打手要言相互参阅……”又曰“此图以骸骨关节而显示拳理披露体内骸骨动静,  相似文献   
68.
太极拳教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教学进行分析探讨,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进程和技能形成的规律,将其划分为求形、求息、求意、和意、气、动三结合共四阶段,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地设计了太极拳教学过程内容的整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69.
第二讲(一)云手练法提示:并步站立~开步举臂~马步双按~右弓步按~向左云手~并步采按~向右云转。1.并步站立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头正,虚领顶劲;立项,松肩沉肘,周身放松,意念集中(图1)。2.开步举臂提起左脚向左平行开步,与肩同宽;随之,两手慢慢前平举,与肩同宽、同高,两掌心向下,掌指向前,眼看前方(图2、3)。3.马步双按身法不变,两腿屈膝下蹲,两膝关节沿脚尖方向屈蹲,使裆部开圆;同时,两臂屈肘,两手向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成马步双按式。(图4)4.右弓步按身体右转,步型不变,右手顺缠向内向上再向右划弧云转至右侧前方,掌心向内,掌…  相似文献   
70.
徐才 《体育学刊》2004,11(5):1-1
以继承、发展、健康、休闲为主题的“2003年太极拳国际论坛”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徐才、韩宁、马明达、邱丕相、胡小明、张志勇等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就太极拳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中国太极拳文化的优势与评价,当代太极拳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建设,以及社会关注的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