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355篇
综合类   140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各项指标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权重,建立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评价模型及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量化地评价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2.
排球运动经历了一百年发展至今,运动水平越来越高,高度、力量、速度、全面、技战术多样化是其发展的趋势,更快、更高、更强是其追求的目标。目前,我国排球整体水平与世界强队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来分析各项技术指标对比赛的影响,如何来判断比赛的胜负和评价队伍的水平,是教练员与运动员应该有所了解和掌握的。运用数理统计法,通过对比赛技术统计数据的处理,进行定量地分析与评价,能够比较客观、合理、准确地解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2005-2006年全国排球甲A联赛福建女排15场比赛的一攻各个环节进行技术统计、比较与分析,指出其在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以利于福建女排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4.
张红松  孙帅 《体育科技》2005,26(4):27-30
统计2005年女排大奖赛四强之间的比赛主动得分的相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和分析,以期发现优势,寻找差距的同时,为进一步了解中国女排强劲对手,不断提高自身主动得分能力,和加强针对性强的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全国排球联赛(福州赛区)三个赛季的技术数据分析和临场观察,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分析新规则对甲级女排的技术影响和对策。研究表明,新规则对得失分技术比重发生较大影响;对主要技术亦有影响,提出甲级女排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方法均应相应调整,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76.
本文通过对第28届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录像进行统计并结合雅典官方的技术统计报告,分析中国女子排球队与其他各队的比赛,对获得前四名的队伍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国女排夺冠的因素以及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的方面。  相似文献   
77.
世界女排强队快攻效果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观察与现场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女排强队2号位与3号位快攻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并将中国女排的快攻与世界女排强队的快攻进行效果比较,从而揭示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8.
为我国青年女排女排后备队伍的科学训练提供相关专项身体素质的资料,就参加2008年3月全国青年女排集训的8支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测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并与我国甲A女排专项素质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女排后备队伍运动员的专项素质与甲A女排存在一定的差距,女排后备队伍各队之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差异,网上高度对女排后备队伍竞技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9.
从1994年全国青年女排预赛看发球、一传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1994年全国青年女排预赛台山赛区39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找出了发球和一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80.
在全国青年女排高原集训期间,对集训前后两次助跑摸高、五次连续摸高、6 m×16次网下穿越移动、米字移动和800 m跑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对于助跑摸高和五次连续摸高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以促进6 m×16次网下穿越移动和米字移动的提高;800跑的成绩没有发现明显的提高;高原训练期间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