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14年5月8日,我在广州的第113中学执教了带有粗犷豪放的西北风情的《安塞腰鼓》课。这是一次以同题异构为主要形式的关于语文理想课堂的研讨活动。我与另一位老师同时执教了《安塞腰鼓》。  相似文献   
92.
<正>一、以教师情感为载体,激发情感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行为和穿着上,特别是在教师的语言上。宋代教育家朱熹曾引用程颐的话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的确,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至关重要,如能充满激情,寓理于情,寓知识于生动,昂扬着奋发进取的精神,学生往往乐于学习。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示范朗读、诱导移情等手段,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在日常的  相似文献   
93.
有一位教师在教课文《安塞腰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反复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请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整堂课围绕这个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板书内容:“好在火烈的舞蹈场面;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好在茂腾腾的后生;好在变换的舞蹈。”“好一个”的“好”能这样理解吗?单从《安塞腰鼓》这篇课文中的“好一个”看,貌似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好一个马屁精”之类的说法。难道也可以问“马屁精好在哪里”吗?笔者以为,“好一个”是相对固定的短语。与“好一个”用法相类似的还有“好一朵茉莉花”中的“好一朵”,“好一坛绍兴老酒”(《全国优秀作文选·高中》,2003年第12期)中的“好一坛”等。  相似文献   
94.
金培忠 《师道》2012,(7):32-33
安塞腰鼓》的教学期待通过营造问题氛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激发自主提问,引导积极评价,鼓励大胆质疑,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5.
本文笔者对《安塞腰鼓》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安塞腰鼓、美读课文,体会激情、探究写作意图、拓展延伸五个教学环节展现了笔者的教学。  相似文献   
96.
刘芳 《现代语文》2007,(1):34-34
教学设想: 1.多朗诵,在朗诵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2.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泄这一中心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3.围绕生命的勃发理解作者对黄土高原和江南的议论。(在多媒体图景的比较下加以感受) 4.写读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97.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好些。  相似文献   
98.
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与功能价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塞腰鼓是陕北民间传统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研究安塞腰鼓的社会特征和功能,挖掘在全民健身、社会文化、旅游经济领域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
王雅怡 《考试周刊》2014,(39):37-37
正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当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时,一般会表现出波动的状态,这就是情感。就语文教学特性而言,有的老师在课上会提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毫无疑问,老师想通过这样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以产生情感共鸣。但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又如何产生"共鸣"呢?讲到这里,我先谈谈情感的感染性问题。所谓感染性,简单地说就是以情动情。这有两种  相似文献   
100.
安塞腰鼓是陕北民间民俗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的民间广场传统体育项目。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快速更新,导致我国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正日渐流失与消亡。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调查延安中小学安塞腰鼓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分析影响安塞腰鼓在中小学开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安塞腰鼓的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