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6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76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鲍宜宽 《课外阅读》2011,(12):292-293
加强技术动作的训练是投掷远近的关键。准确的技术动作不仅能获取更合理的出手速度,同时也只有相对标准的技术动作才能获取更大的出手速度。提高初速度的方法是加强力量训练,达到最佳投掷角度的方法则需要掌握技术要领和反复地揣摩练习,提高信心,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相似文献   
102.
投掷实心球是中学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上肢力量有重要意义.实心球投掷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初中中考体育考试选项内容之一.因此,通过研究投掷实心球的教法来达到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设计了三种实心球投掷的强制训练方法,从实验结果分析出最有利和最合理的实心球训练来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教学和提高实心球投掷水平.  相似文献   
103.
刘波 《科学大众》2015,(3):163+158
投掷实心球是一项技巧性和力量性较高的体育项目,该项目在历年的初中升学考试中占居着重要的位置。每年的体育考试中都有许多初中学生在该项目上痛失分数。为了探求提高投掷实心球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尽其所能少走弯路,从动作技术和动作原理,初中学生的身体条件特点,教学现状,教学过程中的身体基础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训练,动作技术的教学等方面谈谈一些认识和体会,便于广大中学教师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04.
王大勇 《考试周刊》2010,(5):155-156
1.实心球的项目特点 实心球是一项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力量是指蹬腿力量、腰腹力量与手臂力量;动作速度细分则包括蹬腿速度、顶髋速度与最后的出手速度。  相似文献   
105.
李浩然 《精武》2012,(1):27-27,29
双手头上抛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实质上是投掷标枪技术动作的最后一部分,即从"满弓"到器械出手,属于鞭打用力过程。双手头上抛掷实心球错误动作的产生与鞭打动作正确与否有很大关系。运用鞭打动作原理解析抛掷实心球的错误动作,便于学生理解。  相似文献   
106.
<正>"实心球前抛"(新授)和"健美操基本步法"(新授)能否同时出现在一节小学三年级的体育课上?靖江市名师送教下乡与年轻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小学体育课40分钟,掐头去尾,学生真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间也就30分钟左右,在这短短30分钟的时间内,学生要接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07.
<正>针对前抛实心球项目,教师们往往会更多地强调腿的蹬、撑,以及身体和手臂的鞭打动作,而对出手后的身体平衡和换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因过早地换脚而影响"撑"的效果,其中,部分学生不得不采用后退一步与投掷线保持一段距离,以免出手后脚跨出线犯规;部分学生则是因为了确保不犯规而束手束脚,最终影响了成绩。对此,通过对前抛实心球技术的用力分析,同时借鉴其他投掷项目出手后的动作特点以及针对学生在练习时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影响出手后换脚和控制身体平衡的关键是前腿的撑伸和制动,实践也证明,通过设计改变练习条件和有限制的"诱导练习",让学生体会恰当的换脚时机、掌握正确的维持身体平衡动作,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8.
<正>纵观全国各地中考实心球规则,关于"两脚前后开立时的脚步动作"的规定各异,笔者以2011年各地中考实心球规则为例进行剖析,与同行商榷。一、目前中考实心球规则的要求差异和产生的问题北京要求"球出手的同时,一脚可以向前迈一步,但不得触碰或越过投掷线",同时说明"投掷过程中双脚同时离地"属于犯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9.
张莉 《体育教学》2012,(5):36-37
本文设计的实心球各项辅助练习的作用是较为明显的,对于一堂应试课而言无疑是好的。作者设计了很多合作性的辅助方法,适时地进行分层,并运用醒目的标志物,这些是应试课当中很少见的。当然,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分数,又要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舒适度,使得学习气氛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10.
张红 《体育教学》2012,(5):34-35
耐久跑途中跑、轻物投掷和实心球三个内容是常态课的基本教材之一,小学投掷、投准出现在公开课的频率也很高,实心球和耐久跑途中跑作为体育升学考试的必考(选项)项目,在一般的课当中也引起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本期内容针对性地刊出此类教学设计,目的是引导教师如何上好常态课,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一些基本的教学辅助方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期实心球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均没有突破和创新,只是一般的方法,这其中透露出一些应试训练的痕迹;耐久跑途中跑的教学设计,基本部分过多地运用了一些活动,以活动来渗透途中跑的方法,细节上还需要深入,比如对学生的暗示、心理的支持等,这些都要在设计中得以体现。一份教学设计可以反映设计教师的教学风格,其中更多的蕴含艺术和思想,单纯的"设计步骤和环节"是浅层次,应该用心去看待设计、用心去看待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