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7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27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71.
在初中的体育项目中,实心球已经成为考试项目中占据考生人数比例较大的一项,实心球的教学也成为初中体育教师重点抓起的体育项目,学生和教师都对其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和心力。研究实心球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因为一来这关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培养;二来作为体育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有着适应性强的推广性;三来关乎初升高的成绩水平,所谓"一分定成败",可见其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172.
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引力我们可用F=G(mM地)/γ^2计算而处于地面下的物体所受的引力只能用F=G(mM内)/γ^2计算(r为物体至球心的距离,M内为地球内半径为r的那部分地球的质量),此式如何得来?本特作介绍。  相似文献   
173.
刘坤 《中华武术》2015,(2):20-21
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一个重要手段,它除了帮助学生塑造体型,强健身体以外,还应当借助各类体育运动来传递体育精神。而田径作为包括短中长距离跑、跳远、跳高、铅球、抛掷实心球等多个项目在内的一个运动类别,它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在这些需要持久耐力的运动中塑造自己的意志品质。一、晓之以理——彰显塑造价值高中阶段的学生一方面更加重视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与美感,包括中长跑、跳远、跳高等  相似文献   
174.
<正>新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在2013年调整的基础上,2014年正式实施。2014年《标准》中不仅对测试项目实行了添、删、增、减,有些回归原点的意思,而且还对原来不切实际的成绩标准作了较为合理的调整,应该说,与老版《标准》相比,已经更趋于合理化,但在实际测试过程中有些方面值得商榷。一、上报时间的规定记得老版《标准》的上报时间一般截止为每年的12月31日,时间安排得宽裕,给体育教师在教学计划统筹中有  相似文献   
175.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体能一词如雾里看花般若隐若现,代替它的是自主健体、健康第一、兴趣运动、师生互动等  相似文献   
176.
实心球的基本技术:持球先做几次深的呼吸至情绪稳定后,再深吸一口气后憋气,并在这个阶段完成掷球出手前的屈膝,双手举球至头后方,头及身体稍后仰,接着蹬地、甩腰、挥臂、发力将球正面掷出,发力的同时,体内的气体也被突猛的压出,至于会不会发生一声大喊。那就只能顺其自然了。重点与难点:臂、腿和腰的全身协调用力。  相似文献   
177.
<正>关于实心球技术的分析以及动作的命名探讨已经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刊登过,可能其深度还不够,在《中国学校体育》官方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zgxxty)中再次掀起争论的热潮,这种现象无疑使得  相似文献   
178.
原地双手头上正面掷实心球的技术分析与考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实心球的动作系统由预备姿势、反弓形成和最后用力三个阶段构成,按其结构和功能动作系统分为3个二级系统和14个三级系统(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9.
斜面实验是伽利略做过的最重要的实验,他在《两门新科学》中对这个实验描述得十分具体:取长约12库比(1库比=45.7厘米)、宽约半库比,厚约三指的木板,在边缘上刻一条一指多宽的槽,  相似文献   
180.
一、案例背景进入21世纪,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速。过去,人们常用"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提出要求。今天这种"一桶水"的观念已经受到摒弃,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观念——"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