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21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写在前面利郎在1992年就开始做广告,第一句广告语是"给先生的情意",这句广告语对于现在50岁左右的人记忆还是很深刻。但是经过一段辉煌后,企业一度低迷,逐渐落后于其他品牌,于是公司决定重整旗鼓。2001年,利郎总裁王良星提出了全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62.
康初莹 《今传媒》2011,19(3):145-147
<正>一、引言随着城市商战日趋白热化,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正逐步提高,诸多商家将拓展市场的重心转移至农村市场。在我国农村,由于消费者长期以来相对保守,信息闭塞,购买偏好比较固定,而分布其生活周围的农村墙体广告,却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着其他广告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拓展农村市场不得不倚重的利器。本文中的墙体广告是指设置于城郊、乡村、高速沿线、铁路沿线、国道、省道、乡镇公路两侧的显著位置,用广告材料将广告文字及图画绘制在民房、民墙、厂墙,或是直接  相似文献   
63.
广播广告通过各种手段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创造生动具体的形象,诱发听众的想象,使听众获得视觉感受。广播广告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文案即介绍商品的语言、激发情感的音乐、使人身临其境的音响。广告词创作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简明表达广告主题,,表达承诺,使听众易产生联想,而音乐和音响  相似文献   
64.
“广告”一词在近代中国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广告虽然起源很早,但直到19世纪末,我们的语言文字中还没有出现"广告"一词,古人习惯使用的是"告白"、"声明"等词。"广告"一词以汉字形式出现,依据现存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在旅日华侨的资助下,在日本横滨创办了《清议报》,在1899年4月30日出版的第十三期中,该报刊出了用日文撰写的招揽广告的告白《记事扩张卜广告募集》,这是中国人自办刊物中第一次使用"广告"一词,但此时的"广告"尚属  相似文献   
65.
当今的广告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对产品的介绍和说明上,它还充分发挥了广告语言的内在审美优势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最终实现商品的商业价值的目的。这突出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广告语言的意境美广告商为了突出某一商品,往往要把它放在一定的时  相似文献   
66.
淘宝节开始前,小朋友们首先要从自己的闲置物品中挑选出要卖或者要交换的物品,这些物品最好是能受到大家欢迎的。悄悄告诉你,关食和玩具永远是大家的最爱。把商品“包装”一下——给出售的商品打个小广告,会吸引大家更多的注意!比如“5元钱就能吃遍亚洲美食"“10元钱看遍世界名著"这样的广告语让人一看就很有兴趣呢。  相似文献   
67.
罗忠 《现代语文》2014,(4):124-126
社会发展使广告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研究广告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广告语,是有效制作和解读广告的关键所在。任何广告主为实现其广告意图,都会在选择广告语时有意无意地顺应广告受众的心理需求。根据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广告语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因此,广告语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语言选择过程。广告主选择广告语时顺应受众心理有一定的模式。  相似文献   
68.
功能翻译理论对于广告语篇翻译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通过对语篇的翻译功能和翻译原则的分析之后,探讨在广告语篇翻译中译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借鉴的翻译方法,而增加广告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达到尽可能传达原广告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69.
现代广告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表现出鲜明的"陌生化"特点。从语音、词汇到修辞,甚至是图片,各种"陌生化"手法不断出现,相互关联,共同促进了"陌生化"的完成。"陌生化"手法的运用,让现代广告更好地发挥出了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0.
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