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明清时期的徽州,彩礼在婚姻行为中必不可少,这是遵循古礼的体现。也是婚约关系得到法律保护、习俗认可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在“礼”、“法”的遮掩下,彩礼往往成为女方惟财是图的借口和契机。这深深地影响了徽州的婚姻观念、婚姻形态、婚聘年龄,徽州女性的婚姻状况、社会境遇随之发生了诸多变化。她们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和权益,但其在婚姻行为中承受的风险往往增大。彩礼更成为徽州男性家庭。尤其是贫穷阶层、下层社会婚姻缔结过程中的普遍性困扰。  相似文献   
12.
李清 《青年记者》2016,(10):66-67
春节过后,返乡题材的报道很热,其中关于农村婚恋情况、男青年娶妻难的报道最吸引眼球.比如《中国青年报》报道,在河南等一些地方的乡村,女孩稀缺,大龄剩男密集出现,争夺新娘的范围被扩大.《中国经济周刊》一篇报道说,现在农村男孩太多、女孩太少,面对这么大的刚需,“二流子”变成专职媒人,成了“商务精英”.《人民日报》也报道称,在一些农村,彩礼是拿着秤称的,一般是3斤3两百元大钞,不少当地人表示很无奈.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一些乡村男青年的娶妻形势确实严峻.  相似文献   
13.
婚约是我国几千年来的婚嫁风俗。然而,订立了婚约,并不等于双方将来就一定结婚。一旦双方结婚不成,就会对此期间的财产往来发生争议。虽然我国已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但要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此类纠纷,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明析。  相似文献   
14.
彩礼这一社会习俗在中国已经流传几千年,婚姻法在反封建、破旧革新的过程中,否定了诸多封建主义婚姻家庭制度,但对彩礼这一封建习俗却定性模糊,甚至给以立法肯定。对于彩礼这一愈演愈烈的封建恶俗,法律应当坚决抵制。结合社会现实,综合考虑情理与法理,将对彩礼的性质进行全新的分析,并对如何处理彩礼纠纷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彩礼制度是我国古老的婚姻缔结制度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习惯,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步增强,涉彩礼纠纷的数量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我国《婚姻法解释二》对彩礼返还法律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司法解释,但是规定过于宽泛,对于未登记但确已共同生活情形下的彩礼返还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造成各地法院同案不同判的尴尬情形。有鉴于此,本文对此进行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婚嫁习俗的传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以高额现金为给付形式的彩礼愈来愈盛行,导致涉返还彩礼诉讼案件大幅增加。彩礼给付的特定目的是彩礼返还请求权的基础,也应以目的解释理论来区分彩礼与非彩礼。审判实务中对于举行婚礼、登记结婚、共同生活、生活困难、数额较大等情形应仔细甄别,而非简单以司法解释规定的三种情形处理。要进一步完善涉返还彩礼案件的诉讼制度,重点是彩礼返还案件的诉权、诉讼当事人、诉讼时效、彩礼返还案件与离婚纠纷案件的审理顺序、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清朝时,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曾在北京香山—位老王爷家当过差。有一年秋天,老王爷要为儿子娶亲,娶的是—位刘姓老臣的千金,要曹雪芹跟着去送彩礼。临行前,老王爷嘱咐他道:“如果刘大人与小姐在,就把彩礼的狁给大人,1/3给小姐;如果夫人与小姐在,就把彩礼的1/3给夫人,加给小姐。”曹雪芹听后,点头记在心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笔者代理过的二个案件为视野,就解除同居后彩礼返还纠纷案件中的四个问题:1、彩礼返还的范围?应返还多少?2、如何理解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规定的"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应当返还彩礼的问题?3、该类案件诉讼当事人如何确定?4、调解在该类案件中的作用?谈一些看法,以求对司法实践有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19.
彩礼返还问题一直是理论界较难定论、实务界较难操作的问题。一方面是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律规范;另一方面是对该问题的理论认识尚未取得共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虽然对彩礼返还问题作出规定,但规定过于简略,远远满足不了现实生活需要。因此,面对这个普遍性的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总是容易出现不同的裁决情况。文章通过对彩礼内涵的界定及其性质的探讨,分析目前彩礼返还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完善相关制度的建议,以期能对现行操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20.
彩礼是未婚男女当事人为了缔结婚姻而由一方付给另一方的财物。彩礼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根植于悠久的社会习俗,起到平衡男女双方利益的作用。彩礼一般表现为现金,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由男方家支付给女方家。因婚姻缔结或解除产生的彩礼返还问题,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体现私法自治,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是否返还和返还的数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