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历史上羌族的婚姻程序十分繁琐,其背后反映的是羌民对于彩礼观念的重视,且囿于社会经济生活与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彩礼的性质有"身价说""补偿说""赡养说"之区分。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发现,当代羌族婚姻制度中,彩礼观念的转变极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羌族地区家庭结构、养老模式以及婚姻模式的变化。在此影响下,彩礼的性质也转变为扶持新生家庭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22.
中央一号文件近年多次点名农村高价彩礼问题,治理“高价”彩礼陋习成为乡村振兴发展与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彩礼数额较高“,高价”彩礼司法纠纷较多。人民法院司法工作应发挥价值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助力“高价”彩礼问题治理。其一,通过人民法庭协助各乡村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民众抵制“高价”彩礼;其二,人民法院通过裁判形成对“高价”彩礼的认定、评价和区别处理;其三,对于借彩礼名义行诈骗、买卖妇女之实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移交公安部门,并为被害人提供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23.
结合司法案例,就彩礼返还问题,抽象出一些基本规范,以图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之规定在实务中的应用情况,这些规范包括:无论哪一方悔婚,均不构成判决或者不判决返还彩礼的理由;男方过错不能构成判决不予返还彩礼的理由;已经同居的事实和一方的过错,是判决返还彩礼数额时应予考虑的因素;婚前同居不能"折算"为婚后同居,但可以作为酌情返还彩礼的一个因素;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后同居生活时间不长的,判决酌情返还彩礼;决定返还彩礼时,要注意扣除已经转化了的部分。  相似文献   
24.
给付彩礼是附解除条件的赠与,当解除条件成就时,收受彩礼的主体应当返还彩礼。返还彩礼应当遵循平等原则、过错相抵原则、比例原则。承担返还彩礼责任的主体应当是实际收取彩礼的当事人。彩礼包括订婚当日的聘礼、金银首饰以及数额较大的见面礼与上门礼等,法院在确定应当返还的彩礼数额时,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过错、男女双方共同生活的时间、女方以结婚为目的购买的嫁妆等因素。彩礼返还请求权的本质是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其诉讼时效适用普通诉讼时效的规定。  相似文献   
25.
《邢台学院学报》2020,(1):62-64
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与城市相比较而言,农村地区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更为严重;女性社会地位上浮加重了农村男女比例失衡的现状结构,大量的农村男青年被挤出婚姻市场,被迫"剩"下。"结婚难"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是目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之一,调查农村结婚难现象的发展现状,并对改善这种困境进行思考分析。  相似文献   
26.
建国后我国《婚姻法》仅认可登记婚的效力,对仪式婚不予保护。但受传统文化影响,仪式婚在我国仍大量存在,在部分农村地区更是盛行。在大量的农村彩礼纠纷案中,对仪式婚姻的效力认定一直是困扰着司法实践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探究仪式婚在农村彩礼纠纷案中效力的应然状态,以期对此类案件的司法审查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7.
在我国中原地区农村婚姻与彩礼密不可分,农村民众基本认可女方收受男方适当数额的彩礼。目前,农村彩礼的数额越来越大,彩礼的支付形式主要有现金与实物两种形式,但开始多样化;彩礼影响婚姻的成败和婚后生活;彩礼纠纷主要采取协商的方式解决;借婚骗彩现象严重。而彩礼作为一种婚姻文化,法律应正视并适当规制:完善现行婚姻法司法解释中有关"彩礼返还"的规定;对高额彩礼进行法律规制,同时加大对借婚骗彩行为的刑法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8.
一场婚礼“进行曲” 漂亮新娘彩礼多 农历12月10号,零点的钟声刚刚敲响,毫州市蒙城县小张庄村张国强和陈香梅就忙呼开了:“小虎,赶快把唢呐班叫醒,随车去接新娘。”“黑子,赶快把酒肉菜都搬上车。”“摄像师呢?不是说好12点准时到吗,怎么到现在还没来?”“多拿几条烟和糖果,免得让人拦车不让走。”……  相似文献   
29.
彩礼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其持相对否定的态度。但民间的风俗习惯一直延续,并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为了维护社会秩序解决纠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合理适用这些司法解释需要对彩礼的法律属性做出界定,本文综合诸多学说进行评析,并将其与我国现有的彩礼返还规则相联系,以求做出恰当判断。  相似文献   
30.
一场婚事对普通的百姓家庭来说,不仅是喜事,还是考验,第一考验的就是钱力。婚事的主办方——婆家,从儿子订婚开始就要张罗婚房、彩礼、酒席,这其中大大小小的环节不少于100项,哪一项都要用钱来摆平。对于很多习惯了艰苦朴素的工薪阶层来说,为孩子操持婚礼的开销大概是他们这一生之中难得的几次大手笔之一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样一场世俗的并不高调的婚礼,到底要花多少钱。这是一户天津市内常见的普通人家,父母有退休金和住房,儿子有优秀的学历和稳定的工作。他们不是很富裕但也不愁吃穿,儿子的婚礼对两位老人就是后半生最大的任务,为了这场婚事,家住河西区的赵女士从儿子大学还没毕业就开始准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