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94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开儒 《出版经济》2005,(2):22-22
书店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从图书采购开始的. 不管书店大小,不论书店所处的地域,采购是图书零售领域的第一步,了解图书产品的市场结构,掌握图书采购技巧,可以说是从事图书零售行业非常重要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火花     
曹林 《学习之友》2011,(5):14-14
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汪中求【摘自《细节决定成败》一书]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韦纳动机归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12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英语水平测试、自我归因问卷调查、英语学习行为与学习成败状况访谈为测量工具,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从而揭示了高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自我归因在不同年龄、性别、英语学习水平上的差异及不同归因倾向对其英语学习行为的影响,指出高中英语教师应利用归因理论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合理的归因并以积极、合理的行为实施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成功的音符,创新是改革的必须。创新是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应该探讨的中心问题。所以,我们应该传统的观念挑战,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挑战,以求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辛亥革命的动力是由革命党、立宪派、统治集团内部改革派等多种力量组成的反清阵营,立宪派压抑党人,袁世凯迫孙让位应视为阵营内部的斗争,不能作为失败的依据。立宪派"保路"引发武昌起义,策动"独立"促进清朝统治的瓦解,袁氏集团拥护"共和"迫使清廷退位,革命阵营扩大恰与胜利同行。辛亥革命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主体预设"和"后人规定"等多层任务,要求彻底完成后人规定的反帝反封建任务,违背了历史主义原则,据此不足以证明其失败。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主体预设的三民主义,也参与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表明了胜利。辛亥革命付出代价决定于专制的顽固与满汉之间的对峙,革命后的割据根源在于封建经济与列强干预,代价与混战也不能证明失败。革命促进了政治体制、经济基础与文化意识的进步,受益大于成本,再次印证胜利。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对自己的成败进行归因。早在1976年,斯奈德等是学家就通过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成功解释为自由身内在的一些因素所造成;而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即人们的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的影响。本研究是通过问卷 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归因,以期了解社会性发民菜并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是否也存在此种现象,并最终证明归因受到自我价值保护这种现象在小学中已产生了萌芽,其产生早晚与表现强弱和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内因,学习策略的运用是外在因素。因此,学习动机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二者只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法律与精神文明及其作用关系聂剑党的基本路线确定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任务。总任务中的民主指法制化的民主,即以社会主义法律形式确立的民主;总任务中的文明是指物质文明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即社会主义法律...  相似文献   
19.
对成功或失败原因的稳定的看法 ,在认知心理学上称为原因归属 ,即归因。归因理论认为 ,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是人们解释或推断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其中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属内部因素 ,任务难易、运气好坏则属外部因素。那么 ,目前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是如何归因的?有何倾向和特点呢?为此 ,我们最近对161名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和305名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 ,对于“考试成绩好或不好” ,有57 5 %的学生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即归因于能力高低和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教育》2016,(5):64-71
以2402名长治市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以物理、化学、生物课的考试为成就情境,探讨高中生考试成败归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总的看来,长治市高中学生对科学课程考试结果倾向于作内部归因,他们把平时努力、学习方法等内部可控原因看作是影响考试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把考试精神状态、能力、兴趣、基础、临时努力、答卷策略等内部原因看作是较为重要的原因。(2)自我评价成功者与自我评价失败者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明显差异。自我评价成功者看重多数原因对考试结果的影响,而自我评价失败者只把学习方法、平时努力等少数几个原因看作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自我评价成功者把教师教得好看作自己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而自我评价失败者未把教师教得不好看作自己没有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3)高中生对考试结果的归因有比较明显的性别、年级、校际、学科差异。(4)高中生尤其是女生的考试成败归因存在自我贬损的归因倾向,不存在自我防御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