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8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唐劲松 《教书育人》2007,(10):61-61
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重在精神,如教师发展工作坊,把每个教师都看成专家,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在很多学校中,管理团队试着想了很多办法来为员工着想,"我们试着假设我们就是IBM--我们把每个人都当成专家,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能庆祝我们就庆祝,物质的东西是好的,而我却想起了一个格言,我试图每天都要提到,这就是:作为一个校长,我的工作就是让教师的工作更容易、更好,以此他们就能够很好地教学生学会学习."(托尼)  相似文献   
112.
托尼诺是个普通的小孩儿,他有天真顽皮的时候,也有善解人意的一面,但和其他小孩子不同的是,他有一位特立独行的外公。托尼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善于观察与思考,在外公耐心引领下,他学会了倾听自然的声音——樱桃树的呼吸声、山雀妈妈喂饱山雀宝宝的叽喳声、蜜蜂吸饱花蜜的嗡嗡声……  相似文献   
113.
朱茜 《网球》2013,(1):28-33
Q:托尼,在过去五个月中,你觉得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 A: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你根本不知道拉法什么时候能回来,你只能等,这让人感到害怕。 Q:那你过得怎样?毕竟一直以来你已经习惯了巡回旅行、参赛、酒店,偶尔能回到家享受假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4.
沈湘 《成才之路》2009,(28):M0003-M0003
托尼是美国一支登山队的成员,每次登山时,托尼都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很多次,为了帮助队友,走在最前面的托尼又不得不返回来。但是不久,托尼又走到了最前面,无数次这样的返回,不但消耗了托尼的体力,也影响了托尼的登山成绩。这次托尼在上山之前就作好了独自登山的准备,出发不久,托尼便收到了要求返回的信号,可是,他却咬咬牙,没有回。尽管要求返回的信号不断,但他一次也没有回复,他知道,要想获得成功,就得选择继续往上攀登。  相似文献   
115.
托尼·莫里森在2003年出版的第8部小说《爱》延续了其一贯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和文化的写作风格,以“爱”为主题,以已故的男主人公比尔·柯西对周围的人产生的影响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爱恨交织的复杂故事。象征是小说中一种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在这部小说中,手意象是被赋予特殊含义的。莫里森通过描写不同侧面的手意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经历、矛盾和关系,在集中体现了黑人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揭示了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6.
张小武 《教育》2009,(8):60-61
作为世界名校伊顿公学的校长,在4月4日一6日由欧盟教育基金会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名中学校长论坛”上,托尼·利特备受关注。这个满头白发、戴着眼镜、穿一身黑色西服的英国人常被与会的中方校长提出合影的邀请。“ok,”每当此时,他会轻轻点头,自然站好位置,微微一笑,合影后友好走开。  相似文献   
117.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效果.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入手, 阐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们怎样表达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8.
马绿波 《世界发明》1997,(12):17-17
他出生时便没有手和脚,但是这些缺陷从没有改变他要成为一名世界级运动员的梦想,这位23岁的美国选手说.心想事成!如今他成为了一名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之一,他的名字叫托尼·沃尔佩恩泰斯特。  相似文献   
119.
正"由头",通常的解释是"可作为借口的事";就写文章而言,是写作的话头、引子。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但不可能整篇文字都是道理,一般来说其构思需要一个由头,进而或深或浅地谈开去。用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说,就是议论文要写得机智一些,要着力选好一个巧妙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由头",以使作文具备潇洒、泼辣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0.
<正>凯瑟琳是个善良的女人。这天,她经过城市广场,看见一个七八岁的流浪儿,怀里搂着一只卷毛狗,蜷缩在角落。顿时,凯瑟琳的内心微微一颤:就在半年前,她七岁的儿子夭折了。巧的是,这个流浪儿和她儿子一样,有着褐色的头发和大大的眼睛。凯瑟琳蹲下身子,怜爱地问:"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