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91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武术之乡河北沧州,自古以来不乏窦尔敦、霍元甲、大刀王五、燕子李三这样的豪侠义士。沧州地方虽不大,却容纳了54个流派的拳种。究其原因,古沧州距离渤海肘公里的地方,曾是人烟稀少的芦苇荡和荒滩,也是官府发配犯人之地。无论是朝廷通缉的叛将,还是江湖隐士,僧道游侠,多聚集在这里隐姓埋名,武风经久不衰。沧州之南的孟村回族自治县,正是吴氏开门八极拳的源流之地。  相似文献   
12.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4):F0002-F0002
拳种纷纭,门派林立是传统武术一道特殊而靓丽的风景。然而,何为拳种,何为门派,却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武术拳种是在一定人群中传承,具有完整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的拳术种类。武术门派则是以武术拳种为组带所形成的一种武术组织、由此可见,武术拳种是武术门派的载体,武术门派是武术拳种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制度建设的关键时期,"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各行业、各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将为新时期传统武术的发展指明方向。文章的研究目的旨在"与时俱进"地分析出时代对武术的要求,以及分析武术与时代的脱节之处,为传统武术更好发展开拓思路。文章以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加强传统武术自身项目挖掘,突出"技击"的根本特性,增强文化教育和传播,扩宽交流渠道和层面,在国家管理部门指导下走拳种独立自主发展之路,大力发展传统武术的商业化开发,有效实施继承与发展战略,明确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与国内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融才能使传统武术在我国制度建设进程中更加枝繁叶茂、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熊门拳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全面系统地分析熊门拳的保护与传承;并通过将熊门拳与同处荆楚文化背景下的武当武术、岳家拳等进行对比研究来探寻荆楚特色拳种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寻求保护荆楚特色拳种的继承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南枝拳     
黄茂烈 《精武》2006,(7):18-19
南枝拳是南拳中一个出色的拳种,属后发制人的实战技法。据传,此拳出自南少林寺,为洪熙官所创,寺僧何岩曾学此拳。火烧少林寺时,何岩出走广东,至海陆丰碣石收徒传拳。陈南枝是何岩再传弟子,是门中成就最高之人。陈南枝(1847年-1925年),又名鉴山,为名震一时的技击高手。潮汕武坛和民众都佩服其功夫,公认其为“好手南枝师”,并称其所教的拳为南枝拳。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角色——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河南是少林拳和太极拳两大著名武术拳种的发祥地,武术氛围浓郁,以武术作为健身的锻炼人群及武术从业人员居多,因此对武术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河南省体育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于2003年8月开始启动,2005年11月正式运行。截至2006年底,在培训鉴定的众多体育项目中,武术项目居于第二位。河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不仅可以促使武术健身服务更加标准化、科学化,满足广大群众的健身需求;而且对河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运行和社会体育的蓬勃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河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入手,剖析不足,提出对策,为河南省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体育项目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振博 《精武》2006,(4):26-27
少北拳是源于少林拳而又有所创新,且有别于少林拳的一个拳种,其理论体系科学完整,技术内容丰富,动作结构严谨,攻防实战性强,风格简练朴实,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短打是少北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于单拳对手。地开十八式则是以擒摔为主的十八个短打招式,是少北拳短打三十六招的后半部分。地开十八式属近身招法,因此每一招都是上下肢的结合动作,同侧或异侧手足运动方向相反(少北拳法称之为“叉合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王春涛  董刚 《精武》2006,(12):26-26
反背拳是很多拳种中常见的手法,如果运用得当,掌握好火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如果使用不得法,出拳反而有些僵化呆板。截拳道创始人李小龙对反背拳比较重视,将其发挥得既迅速准确、神出鬼没又力道刁钻,令人难以防范。其实无论在对练还是实战中,反背拳都可灵活突击,使人防不胜防。反背拳同通背门中的掸掌手法几乎一样,都是手法中的奇手(武术中有正手为练、奇手为用之说),而掌握好这种奇手的应变火候是胜人的诀窍。反背拳如果是抡臂打出,用拳背砸击对方的上三路,且手心向上,力道难免呆板,抽招换势会受到  相似文献   
19.
孙广波 《中华武术》2002,(12):12-13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一种运动方式,拳种、流派虽然繁多,练功方法、动作组合、风格特色也不尽相同,但“水有其源、木有其本”,中国武术套路内容的构成,均是以“跌打摔拿”为运动主体,配以柔韧的身姿、灵活的步法、巧妙的造型,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02,(11):31-34
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在练习太极拳?世界上有多少个太极拳组织?没有人能作出一个详尽的统计,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有人说,全球的太极拳爱好者有八千万。有人则估计.全世界太极拳人口已经超过一亿。八千万也好,一亿人也好,反正太极拳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一个响当当的国际品牌。我们所以要在这期20周年特刊中单说太极拳.不仅因为她在众多的武术拳种中影响最为广泛、发展最为迅猛,还因为她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中华武术》陪伴着中国武术走过了风风雨雨的20年,目睹了太极拳的兴旺发展。现在.让我们回顾五大太极拳流派的发展,记录为太极拳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一代代太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